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1)论

2015-02-18 01:25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1)论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情报部门的评估 [摘要]自20世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情报部门的评估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美国政府就十分关注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并对其跟踪分析,形成了一系列情报评估文件。这些情报文件信息来源相当可靠,而且较为系统的掌握了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基本变化,在分析中国这一对外经济活动的某些方面也较为深入。但在另一方面,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情报文件也体现出美国情报部门对中国持有的一些偏见根深蒂固,从而对其判断与结论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中国,不发达国家,贸易,经济援助,情报评估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发达国家,中国与其他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不仅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更是南南合作的杰出典范,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正因为此,一直十分关注这一问题的美国政府对此专门进行了一系列情报搜集与分析工作,以作为其相关对外经济决策的基础。随着中国近年来加大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力度并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很大的反响,对美国政府的相关情报文件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与紧要:第一,可以为研究中国这一对外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与补充;第二,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政府在认识中国对外经济活动方面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从而可以为中国政府进行相关决策时提供重要的借鉴。

就笔者所见,目前已经解密了的美国政府相关情报评估文件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60年代。[1]从内容上看,美国政府关于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情报评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就情报评估的内容来看,它们一般将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分为三类:贸易,经济援助(贷款与赠款),技术援助,并将不发达国家分为以下几个地区而分别加以考察:南亚、东南亚、中东北非、黑非洲、拉丁美洲。第二,从情报评估重点来看,美国情报文件在50年代时特别关注中国的对外贸易,而在60年代主要关注中国的经济援助。第三,从情报评估的资料来源看,美国这一类情报评估主要以与中国发生经济联系的各国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因此可靠性与准确性相当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美国政府情报机构的相关情报搜集分析工作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演变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情报机构是从当时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所谓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进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因此主要负责的机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经济情报委员会(EconomicIntelligenceCommittee,简称EIC)两大情报部门。[2]同时中情局与国务院关于中国整体局势的情报评估中也有专门章节进行论述。随着社会主义阵营在60年代初出现分裂,美国情报机构逐步从中国自身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中国这一对外经济联系,因此负责中国整体局势评估的中情局与国务院承担了重要情报搜集与评估责任,但是经济情报委员会的相关情报工作仍在继续。本文根据美国政府情报文件的变化分为1952-58、1959-62、1963-1969年三个时期,尝试揭示美国情报界对中国这一对外活动的把握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所持有的观点与态度,对美国这些情报文件的价值与不足作出初步评价。



在美国情报机构眼里,新中国与不发达国家建立并加强经济联系始于1952年中国参加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是50年代初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对不发达国家发动的“经济攻势”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美国情报机构的这种看法除了源自其假设的中苏两国在对外政策方面高度一致,也与当时中国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社会主义各国之最这一现实有关。美国情报机构发现,1955年中国这一贸易总额为5.5亿美元,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一贸易量总和只有9亿美元。[3]就地区而言,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亚地区这两个传统贸易地区。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与这两个地区的贸易总额中,1955年中国所占比重为80%,1958年略有下降,但仍然高达73%。[4]相对而言,50年代中国与非洲、拉丁美洲的贸易联系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中非贸易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分别向北非与热带非洲出口的茶叶与棉纺织品,并分别从这两个地区进口磷酸盐和棉花,这一贸易在1955到1958年间迅速增长了1700万美元。[5]中国与拉美的贸易从1958年开始出现大的增长,当时中国从巴西和古巴巴西了8ddefintelybelievehissuccessinapplicationwillrcandidatsinourfaculty.rojectsneeded.购买了大量蔗糖,并从乌拉圭购买大量羊毛。[6]
上一篇:浅谈中美轮胎特保案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