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我国纺织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原因
3.1 我国纺织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外因
1、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
WTO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经济泡沫的破裂,世界经济开始转向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抬头。近10年来,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不断上升,于是欧美等国家不断加强反倾销的立法,扩大反倾销的调查范围,提高反倾销税的税率,其目的就是用反倾销来保护本国国内工业,目前对中国发起调查的绝对数量最多的是美国和欧盟,占总数的2%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普遍增强,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传统的贸易保护做法,如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受到严格约束,因而世贸组织允许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被广泛使用,反倾销成为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数量明显增长。
2、滥用WTO协议关于反倾销的规定
反倾销是WTO允许的保护本国产业的一种合法手段。根据WTO《反倾销协议》,各国政府要对某个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不仅要证明某进口产品存在着“倾销”,以及倾销对进口国国内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造成了损害,还要证明该进口产品的倾销和产业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进口国同类产业的损害是该进口产品的倾销造成的”。不过,该协议并没有具体对“倾销”是否属于不公平竞争作出具体判断,而是为各成员国在能否采取反倾销措施方面制定了规则。鉴于WTO协议已经明确限制
各国使用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的产业,一些国家的纺织服装行业在本国日渐失去行政保护手段,转而寻求世贸组织所允许的包括反倾销在内的贸易保护,此外,一些国家的产品结构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很容易造成市场冲突。
所以,反倾销措施这一WTO允许的保护本国产业的合法手段,就被各国频频用来反对其他国家的不公平竞争。一些国家近年来不断强化其反倾销立法,降低倾销的构成要件,扩大反倾销调查的范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滥用反倾销措施具体反映在全球反倾销案件的大量增加上。
3、社会政治因素的原因,导致滥用反倾销来保护国内市场,缓解社会压力。
反倾销指控日益成为发起国内部政治斗争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延伸。一国政府往往迫于国内政治压力,特别是受进口产品冲击大的利益集团和反对党的压力,才顶着外国政府贸易报复甚至是损害双边关系的压力挥舞起反倾销大棒。
另一方面,反倾销诉讼己经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应对中国产品冲击的一个重要法码。从比较优势理论来说,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而言具有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由于资本沉淀和劳动力转移等退出障碍的存在,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愿退出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或者尽可能地延长退出时
间。这样,在产业结构完成升级之前,需要政府提供某种程度上的贸易保护。中国出口产品价低、量大、厂商分散的特点,就很容易成为国外反倾销诉讼的目标。事实上,很多中国产品遭受反倾销制裁的案例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有跨国公司的影子,他们作为主诉方对案件的发起和最后裁决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总之,比较WTO成员国保护国内市场所能采取的几种方式,反倾销是最好用的。程序简便易行,便于实施,能够有效排斥进口又不易招致报复,因此被各国视为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最佳办法之一而被频繁采用。
3.2我国纺织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内因
1、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导致中外经贸领域摩擦加剧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连续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好局面,这与周边国家金融危机频频、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4大贸易国家。由于中国产品出口的强劲增长,这些年来,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几大贸易伙伴始终保持着大量的贸易顺差;据国际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02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354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04%, 2002年末我国外汇储备2864亿美元,比2001年未增加742亿美元。中国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海关提供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中美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263亿美元,其中,中同从美国进口额达到338. 6亿美元,出口约924. 7亿美元,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接近600亿美元。2003年弥漫全球的人民币升值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