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技术合作的动因及其理论解释(3)
2015-08-22 01:09
导读:由于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融合性和溢出效应这三种特性,使得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充满了风险。一般来说,企业在进行研究开发中的风险主要有三种:
由于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融合性和溢出效应这三种特性,使得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充满了风险。一般来说,企业在进行研究开发中的风险主要有三种:
技术风险:研究开发过程中的预期突破没有实现,或出现更多的没有预料到的技术难题。
需求风险:从开始研究到新产品投放市场这段时间内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现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产品生命周期迅速缩短,形成以快变为特征的市场需求环境。新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竞争的加剧,也会导致企业自主研究开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大。
来自竞争对手的风险:为了获得研发的投资回报,公司需要一定的市场份额,如果竞争对手更快更好或同时推出同类产品,必然侵占或分割预期市场,最终也许使任何一家公司都难以从其研发投资中获得理想回报。
促使企业走向技术合作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减少研究开发活动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创新风险在于企业对新技术特性、创新时间和创新的经济效果的预测变得难以把握,可能得不到预期的成果。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可以缩短创新周期,缩短开发与商业化之间的时间间隔,使每个企业所承担的风险相对减小。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资源和能力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使内部闲置资源产生外部效应,拓展自己的核心能力,提高合作团体的整体创新能力,有利于解决创新资源和能力的瓶颈,减少创新的整体风险。即使合作的各方具有共同的优势,优势叠加作用也有利于缩短开发时间,提高创新成功率。近来出现了一种由若干企业、研究机构临时组成虚拟公司,整合资源进行开发创新,一旦任务完成,按照一定原则进行利益分配之后该公司便自行解体,这种合作创新方式增加了资源的流动性和优化配置,缩短了开发和创新周期。基于以上关于创新活动风险的讨论,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那些认为创新活动风险很大的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合作。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随着技术的日益复杂化,研究过程的日益复杂和综合,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单个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难以承受所有的创新开支。如果没有合作各方提供或分担研究经费,研究活动将难以开展,这都迫使企业积极寻求技术合作。与此同时,市场和技术的全球化,提出了要在相当大的规模上和多个行业进行全球生产的要求,以实现最大的规模和范围经济,从而能在以单位成本为基础的全球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四)克服技术贸易壁垒,拓展市场
由于国际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质和规模经济的存在,对市场份额的追求成为企业的压力和动力,市场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参与技术合作不仅仅是出于获得新技术的目的,还有开拓市场的目的。通过合作创新可以使产品获得巨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
此外,由于技术贸易壁垒的广泛存在,有时只有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才能够突破技术壁垒,使技术顺利进入某一市场。例如,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本国市场进行严格的保护,其他国家的企业只有与当地企业合作并提供先进技术,才被允许进入市场。由于对新市场缺乏了解,有时即使没有市场准入的限制,要想顺利进入并占领该市场也是十分困难的,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当地伙伴的市场经验和销售渠道进行新产品的推广,将提高市场进入的成功概率,降低市场风险。
研究表明,美国很多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并非为了获得特殊技术,其获得特殊技术的方式是兼并拥有该技术的企业或雇佣拥有该技术的研究人员,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进入市场的能力。例如,美国AT&T与Philips的合作,目的就是利用Philips在欧洲、中东等地区的强大销售网络,使自己的产品打入该市场。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如前所述,合作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他们所缺乏的新产品知识,还有利于进入新产品市场,及时回收投资,获得期望的收益。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下,一些企业为了进入新的市场,将着力与已经拓展了这一市场的公司合作。从这一层面看,国际合作将越来越普遍。
三、国际技术合作动因的理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