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危机就是转机——从危机中开拓机遇(2)

2015-09-14 01:32
导读:1.不对称或不均衡不对称和不均衡是广泛存在的。资源、技术、信息、需求、能力等诸多因素都存在着不对称或不均衡的现象。即使同一个因素在不同的时

1.不对称或不均衡不对称和不均衡是广泛存在的。资源、技术、信息、需求、能力等诸多因素都存在着不对称或不均衡的现象。即使同一个因素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也会显现出差异。因此,通过寻找分析,发现这些不对称或不均衡之所在,就可以发现良好的发展机遇。例如,对企业来说,企业经营所需资源的分布存在着不均衡,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这种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也可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发展机遇。企业能力存在着不均衡,小企业的灵活性就是大企业所不及的,某些特殊商品就是小企业的市场。从竞争对手的弱点中也可以找到市场机遇。在多数企业经营不善的时候,往往是经营好的企业廉价取得经营资源、扩充实力的最佳机遇。
2.不稳定状态为事物进化提供了机遇。按照系统自组织理论的观点,系统的不稳定具有绝对性,而稳定则是相对的。系统中最初个别的、局部的不稳定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得以放大,突破系统原先保持自身稳定的条件的束缚,从而使得系统整体上进入不稳定状态。系统中的不稳定因素,是系统演化发展的积极因素。例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几个月之后,世界各地的大企业集团就又在亚洲地区掀起投资高潮。尽管危机的余波尚未平息,但是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中,他们反而觉得这个地区蕴藏着更多的投资机遇。这些机遇主要表现在,金融危机中亚洲各国政府加大了经济改革的力度,对金融体制进行了较深层次的调整和改革;跌落的货币汇率使新投资大为节约:当地货币贬值经营管理费用大幅降低;以及在亚洲仍有不少基础好、技术新、有市场的企业。
3.不一致世界是变动、不均衡的。人们有各种可选的目标,有各种可资利用的资源,有别人所不及的能力。在这些不一致的因素之间,往往蕴含着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机遇。例如,海尔能够成功提升其品牌的国际美誉度,靠的就是速度这一比较优势。因为与国外大公司相比,海尔在资金、技术、管理、营销、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并无优势可言,但有一条优势可以让海尔弥补其诸多劣势,这就是速度。因为一些大公司办事会非常慢,从而使得海尔可以以较快的速度去占领一个新的制高点。海尔美国公司的经理反映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冰柜太深,往外拿东西时很费劲,用起来不方便,并建议下边做一个抽屉,这样上面的深度就浅了,上下都方便。17小时之后,改进后的产品样机就出来了。经过评价确认,两个月后,产品就送到了美国大连锁店,结果销得非常好。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4.不明显的机遇会使众多追逐者趋之若鹜,并最终使机遇自身的超额价值丧失。而在大量的潜在东西中,蕴藏着价值巨大的机遇。罗曼。罗兰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套用罗曼·罗兰这名言,世界上不是缺少机遇,而是缺少发现。而要觅得机遇,把握机遇,就必须善于在多变的世界里洞微知幽,见微知著,从潜在的东西里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例如,1997年春,美国罐头大王亚默尔在报纸上看到一条“豆腐新闻”,说是在黑西哥畜群中发现了病畜,有些专家怀疑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瘟疫。他立刻联想到毗邻墨西哥的美国加里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是全美肉类供应基地,如瘟疫传染至此,政府必定会禁止那里的牲畜及肉食进入其它地区,造成全美肉食品供应紧张,价格上涨。于是亚默尔马上派他的家庭医生调查证实此消息,然后倾其所有,从加得两州采购活蓄和肉食,迅速运至东部地区,结果一下了赚了900万美元。
总之,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变化。这些条件可能来自事物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事物的外部。而我们应当把握其中的规律、不断总结,在危机寻找机遇、把握机遇、利用机遇。
参考文献:
[1]宋月琴,王金桃. 反思我国企业危机管理中的效率思维[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2]宋泽海.企业战略危机管理的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5,(06).
[3]杨迪.透视企业危机处理的企划力与行动力[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4]高凯宾.浅析企业的危机沟通管理及实施策略[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08)
[5]周朝霞,.论企业外环境危机系统的构建及其沟通策略[J]学术交流,2005,(12)

上一篇:浅析购买国产车的优势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