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治理新境界:知识治理――兼析以知识为基
2016-01-15 01:03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企业治理新境界:知识治理――兼析以知识为基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企业治理新境界:知识治理――兼析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2001-02-12
企业治理新境界:知识治理――兼析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
2001-02-12
企业的竞争上风从何而来?为什么说协调功能对企业越来越重要?处于相同行业结构和市场机会的企业为什么差别很大?只有能有效解释这些题目的企业理论才会有生命力。
以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为代表的传统治理理论以为企业的竞争上风来自于行业结构和市场机会,也就是竞争上风外生论。随着时代发展这种理论逐渐暴露其不足,同一行业的企业往往面临同样的市场机会,但其赢利能力相差很大,有的相差3到5倍,这个差距还有变大的趋势。
为了解释这些题目,对传统理论修正就产生了资源学派,其核心观点是企业的竞争优越来源于其拥有或能支配的资源,如土地、设备、资本、人力等,不同企业占有不同规模、不同组合的资源,就产生了不同的经营规模和效益,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不足。但市场发展越来越完善,土地、设备、甚至人力资源等都可借助资金通过等价交换从市场上获得,由此可见竞争上风和对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透过资源这个表面现象我们可发现实际上是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上风,着这就是企业能力理论。
追踪溯源企业的能力根源于企业拥有的知识,包括发现市场和识别市场机会的市场知识、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科研开发能力、将个人创新整合到新产品中往的能力、将企业生产的知识产品推向市场、传播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组合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就是说知识是企业竞争上风的来源,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发现市场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资源发挥效率的程度也和企业拥有的知识密切相关;拥有自己核心能力的企业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从而形成独特、持久的竞争上风。这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基本观点。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企业知识理论是近年产生的一种新思想,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甚至没有同一的定义。但它对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行为提出了全新的解释,并试图对主流企业理论没解释的题目给予说明。本文对知识治理的定义是:在充分肯定知识对企业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信息以形成个人知识,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组织产品和服务中往,终极进步企业创新能力和对市场反应速度的治理理论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