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转型期的现代化路径(4)
2016-02-03 01:20
导读:第三,要以建设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和信息中心为目标,在加快传统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实现第三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要根据
第三,要以建设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和信息中心为目标,在加快传统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实现第三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我市的实际情况,大力培育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科技教育业和信息服务业等六大主导产业。要多渠道融资,重点建立完善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良性互动机制,最大限度地吸引民间投资参与第三产业发展。要以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建立布满活力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切实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改善治理,逐步完善和优化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推动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全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今后十五年,长沙要大力实施城市提升战略,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第一,城市经济现代化。坚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有制结构更加完善,形成外资、民间资本和国有、集体资本多元并举的新格式。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社会劳动生产率稳步进步。第二,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要着力完善城市配套职务功能,加快水、电、路、气的建设。第三,城市环境质量优化,生态环境质量优化。要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如“山青、水碧、天蓝、地绿”的目标迈进,建立城市生态四。进一步发挥长沙融山、水、洲、城于一体的上风,把长沙建成山水相映、环境秀美的生态城市。第四,市民素质的现代化。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开创现代都市生活新模式,着力实现人的素质现代化、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人生态度的现代化,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进步。第五,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要健全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省理、四级网络”的城市治理体制,确立区、街在整个城市治理中的基础地位,做到城市治理和专业治理“双下移”。要建立健全城市治理的
规章制度,使城市治理迅速步进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建设小城镇,应从整个国家实行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长远需要进行统筹安排,做到公道规划,规模适度,分批建设,逐步推进。
实施上风带动战略,增强经济增长后劲。第一,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要充分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杠杆调控的手段支持高校、独立科研机构及国有企业打破部分隶属界限,促进上风集成;支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应用系统之间的重组,形成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集研究、开发、产业发展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现投进主体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体型的转变。要加强创新体系的各类主体建设,对创新体系各类主体进行定位分类和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组织调整、气力整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等不同主体实行不同的运行机制,规范其治理。要以利益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推动产、学、研结合。
第二,以市场为牵引,形成新型的投资机制。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设立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担保基金;按照谁投进、谁受益的原则,确立科技投进的主体地位,增强技术对科研开发投进的自觉性和力度;按照高投进、高效益的利益驱动原则,建立由科技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中介咨询服务机构等组成的科技风险投资网络。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逐年增加科技三项用度。
第三,要以建设教育中心为目标,加速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要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治理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要多渠道增加教育投进,积极发展教育产业以“产”助教,以产促教,积极发展校办产业。要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师资水平。
作者:中共长沙市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