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经济直辖市发展战略研究
2016-02-15 01:37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长江三角洲经济直辖市发展战略研究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长江三角洲经济直辖市
长江三角洲经济直辖市发展战略研究
2001-05-10
制订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制订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时,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内涵的有关要求,同时,综合考虑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题目以及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使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纵性。
一、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根据长江三角洲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并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应当是:
1、大力建设区域同一市场,以市场引导区域分工与合作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一般不存在所谓的产业结构趋同和区域合作淡化等题目。就经济行为而言,企业趋利作用自然会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上风的原则加强与外地企业的合作,实现公道的地区分工。长江三角洲现存的条块分割、产业结构趋同等区域题目,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本区的市场体系还不完备,市场机制还不健全而造成的。
要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建设区域同一市场,完善市场体系,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各个地区和企业在生产要素上的比较上风以价格等形式在市场上充分体现出来,让企业在价值等杠杆的引导下调整生产、公道配置资源,进而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本区域的上风,避免产业结构趋同。
2、深化改革,以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协调发展
由于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政府经济治理方式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仍有很多制度上的障碍,如行政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等等,阻碍了区域同一市场的发展,抑制了企业的活力,并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必须继续深化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域经济治理体制。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跨省区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各级地方政府可以在遵守国家现行法律制度的条件下,在建立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治理体制上作更多的探索,如加强区域经济协调机构的行政权力、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成立区域共同发展基金等等。必要时,可以建立跨地区的治理机构,对涉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题目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太湖流域综合治理等题目进行同一规划和治理,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发挥长江三角洲的整体上风。通过制度上的创新,逐步摸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域经济治理方式,引导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发挥上风,扩大开放,以开放促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眼光不能仅仅局限在三角洲内部,而必须发挥本区依托长江,面向大海,良港众多、交通便利、腹地广阔的上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区外的资源和市场,以开放促发展。
这样,不仅可以引进区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治理经验,加速本区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为本区的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有利于企业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区域分工与合作。
4、统筹长远规划,打破条块分割,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无论从自然地理角度还是区域经济的角度,长江三角洲都是一个完整的地域单元,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并作为一个整体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发展,各地政府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引下,统筹规划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扶持发展各地的上风产业,避免产业结构趋同;改善投资环境,鼓励上风企业突破地域的局限,进行跨地区的资产重组、吞并,迅速壮大企业规模,发展成为跨地区大型企业团体;对于各地不具备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可以由各个城市共同投资建立区域产业调整基金,帮助困难企业进行破产、安置下岗职工,减少产业调整阻力;同时按照经济的内在联系和资源公道配置的客观要求,统筹规划区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量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加强各地在巨大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灾难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上的协商与合作等等,实现上风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