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经济十大变化(1)

2017-09-27 04:03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经济十大变化(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一、辉煌永驻,呼唤创新 1848 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伟大的
一、辉煌永驻,呼唤创新 1848 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伟大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当时正处在欧美国家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英国)或即将完成(法德美等)的重要历史时期。《宣言》对共产主义必胜的精辟分析和科学预言至今仍指引着我们努力奋斗。其中关于世界经济及其发展前景的判断和预言,例如,“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已被挖掉;以往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1)等等,越来越被历史进程所证实。在国际分工更加细化、各国经济相互依赖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广泛推进的今天,我们重温《宣言》,无不为其“透彻鲜明的笔调”(列宁语)和天才的科学预见所震撼。正如《宣言》发表25年后作者在其《1872 年德文版序言》中所指出的,“《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2)但是,《序言》随后也明确指出,由于25 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由于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3)此后,资本主义和世界经济不断出现新发展、遇到新问题、面临新形势,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之出现了新的发展和新的理论突破。今天,中国和世界都处于历史性巨变当中,时代在强烈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突破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发展。有鉴于此,很有必要回顾一下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经济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这将使我们在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中获得新的理论信心和实践勇气。二、物换星移,十大变化 《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世界经济历经150 年风雨,变化之多,难以尽言。仅就对世界足以产生全局性影响的变化而言,有以下十个方面。 1、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使人类历史进入一个以国际分工为基础、以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为纽带的新时期,这也是今日经济全球化的发端。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在工业革命之前虽然也有国际贸易活动,如东西方贸易、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的贸易,但其性质仅仅是互通有无或自然分工,并非源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这时的国际贸易还没有构成再生产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国际分工是由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创的。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4)资本主义的先驱英国于19世纪30年代、法德美于五六十年代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新时期。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全部发展过程的基础。由于国际分工的出现和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形成了囊括全球的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如果说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标志着人类全球整体历史观的开端,那末国际分工的出现则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拥有一个各个部分有着内在联系、具有整体意义的全球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市场分工体系即世界经济体系是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制度成就之一。至今,我们仍然处在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历史时期,仍然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国际分工使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从过去的人为性和随意性变成了客观和必然。国际分工作为全球经济活动的生命线,把各国再生产过程紧密而有序地整合在了一起。此外,国际分工使本属国内的某些问题如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跨越国界的全球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又强化了国际分工。例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今天已成为国际经济合作新的粘合剂与动力源。
世界经济的发展史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细化,不断出现新形式的过程。工业革命开始把以往仅限于一国之内的城乡对立与分离扩散到境外。欧美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进一步加深了世界范围内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与对立。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后,这种国际分工格局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经济关系上。至二次大战前,世界经济体系一直维持着“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工格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次大战后,传统的国际分工形式逐步削弱,以世界工业分工为主导形式的国际分工日益加强和普遍化,其主要表现是:工业国家,包括经济结构、技术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发展迅速;同一工业部门内部的国际分工越来越多地被各国采用;同一产品不同工艺的国际分工广为盛行并日益细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越来越失去传统色彩,更多的是复杂加工与简单加工、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与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技术密集型工序(及零部件)与劳动密集型工序(及零部件)之间的分工,等等。20 世纪90 年代,在上述分工格局深入发展的同时,在高层次又出现了部门之间的分工,这就是知识产业与普通产业之间的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形式的多样化和日益深化、细化,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大发展。1820年出口还仅仅占世界产量的1%,1973年升至11·2%,而1992年已高达13·5%。(5)这表明,各国经济间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深。 跨国公司把许多国家纳入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当中,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日益具有重要意义,而国与国之间的分工越来越不清晰,出现了各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局面。制造业越来越被跨国组装业所取代,“无国籍”产品充斥世界各地。国与国之间的分工模式正在迅速向全球统一的分工体系转变,以开放、相互依赖、彼此交融为特点的新的国际经济关系观正在被广泛认可。 国际分工对人类社会生活乃至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即使是今天,这种影响力仍远未穷尽。 2、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使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目前又在走出工业社会,酝酿新的一次社会转型。 在工业革命中建立的工厂制度是大机器和工人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生产体系。它表明,工业革命既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的革命,又是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革命。工业革命的完成为人类走出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提供了制度和技术保证。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取代手工业工场。工业革命可以说是工业化的开始,但它的完成并不等于实现了工业化,正如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虽已建立起工厂制度但尚未实现工业化一样。工业化是指工业在国民总产值中超过农业、居于支配地位、并具有装备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能力。除英美较早之外,法德等国大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工业化,有的甚至更晚(如意大利、日本)。工业化的完成为人类享受工业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农业社会是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封闭和凝固的社会,而工业社会则是一个以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开放和流动的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转折,质的飞跃,因此它必然引发一场社会结构大变革。社会阶级结构变化最引人注目者,莫过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登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成为这个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同资本主义与生俱来,不可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动荡和危机概源于此。至今,依然如旧。但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成分、层级分布、福利保障、城乡关系等方面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例如农业劳动者大规模转移,现有的农业生产者大多变成了农业经营者,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几近消失;随着蓝领工人的日益减少,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中产阶级逐步形成并迅速壮大,成为经济和社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广大劳动者的斗争和社会物质基础的丰厚,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发展和完善;随着工业化向农村的扩散和农业生产进入工业化阶段,城市化迅速推进,等等。 工业部门各个产业的成熟和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崛起,使人类正在走出工业社会,逐步向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有人称之为“后工业社会”,也有人称之为“网络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等等。尽管人们视角不同、表述话语各异,但未来社会结构和面貌与工业社会的巨大差异则是毋庸置疑的。 3、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为大众消费时期的到来提供了物质保障。目前人类的生产特别是制造能力几乎达到了无限大的程度,许多产品的生产仅仅受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制约。 社会分工可以创造新的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时期之后,生产力像获得了法力一样迅猛增长,创造了巨大的财富。1820年,世界GDP还只有6950亿美元,而1992年高达279950亿美元,增长近40倍,年均增长2·2%。同期,在世界总人口增长4倍的情况下,世界人均GDP由651美元增至5145美元(以上均按1990年美元计算),增长7倍,年均增长1。2%。二战后,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GDP总量和人均GDP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以前。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率1820-1870年为1·0%,1870-1913年为2·1%,1913-1950年为1·9%,1950-1973年高达4·9%,1973-1992年为3·0%。上述各个时期世界人均GDP年均增速分别为0·6%、1·3%、0·9%、2·9%、1·2%。(6)人的移动速度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着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制造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自人类有史以来到19世纪初,人的移动速度没什麽变化,最快速度为骑马。(7) 从历史角度来看,19世纪以后的变化是惊人的,简直可以说是一天等于20 年。由此可见,说现在的社会生产力像获得了法力,绝非言过其实。 人类不仅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制造新产品的创造力更是大大增强,陆续问世的创新产品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的自行车、汽车、电灯、电话、电报、传真、电扇、空调、收音机、电视机、洗衣机、计算机、各种人造材料等等,在工业革命以前甚至在150年前还根本不存在。今天普通人享用的消费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绝大部分是150 年前所没有的。即使是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居民耐用消费品的70%也是150年前还不存在的。(8)食品的原料虽然取自于大自然的,但许多国家的食品生产和制作方式与150年前也大不相同。诚然,今天的GDP总量可以量化,以便同150年前相比,但层出不穷的创新产品却没有150年以前的物品作比照,它们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仅就消费品的可享受程度和舒适程度而言,有人说今天的普通人或许超过几百年前的皇帝。在某种意义上,此话并非言过其实。 人口增长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既意味着财富创造者的增多和“人力资本”的增加,又反映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足。从农业社会到18世纪末期,世界人口大约每1000年翻一番,而19世纪欧洲在不到100年间就翻了一番。目前则平均每25-30年翻一番。(9)据抽样测算,1820年所有国家居民大部分是文盲,(10)而20世纪80年代末先进国家的成人识字率都达到了99%。(11)放眼世界市场,各种消费品(包括耐用消费品)和其他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当然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这表明目前人类的生产和制造能力几乎是无限大的。如果没有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制约,许多产品想生产多少就能生产多少。 4、世界经济体系一直处于资本主义的主导之下,但资本主义也经历了从自由资本向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的转变,目前已进入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阶段。国际垄断资本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深厚基础。 《共产党宣言》发表前后正是资本主义高歌猛进的时期。19世纪70年代自由资本发展到顶点,此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垄断资本阶段。二次大战后,以国家大规模干预、广泛兴办国有企业、国家提供全方位社会福利为特点的国家垄断资本得到了充分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后,跨国公司的空前扩张使资本主义又逐步进入国际垄断资本阶段,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达到了极高的程度。1998 年美国50 家最大公司的年收入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0%以上;世界30 家最大公司的年收入相当于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9·7%。 从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来讲,在自由资本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主要以商品的低廉价格为重炮来征服殖民地;垄断资本居于支配地位后,由于殖民地已被瓜分完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大动干戈;在国家垄断资本阶段,国家在对外经济扩张中的作用大大增强。国际垄断资本的特点则是:大垄断资本自身已有足够的实力把全世界作为其运作舞台;地区内超国家性质的权力机构(如欧盟)已经出现;对国际调节的要求日益强烈,国际调节机制得到充分发展。 19 世纪中期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处在工业革命刚刚完成或即将完成的时刻,对外直接投资尚未提上日程。对外直接投资是垄断资本的特征。综观150多年后的今天,建立在对外直接投资基础上的跨国公司母公司已多达6万家,它们控制的海外分支机构有50多万家。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以上。(12)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深厚基础。 由于国际垄断资本把配置资源的地理范围扩大到了全球,所以发展中国家有可能以承受一定的剥削为代价来获取短缺资源(如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发展经济。这虽然仍体现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二重性,但国际垄断资本毕竟主要是进行商业运作,不同于以往赤裸裸的殖民掠夺。资本主义的这一变化虽然加强了垄断资本对世界经济的支配地位,但同时对世界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正是我们认识和评价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出发点。 5、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以及进步力量的壮大使世界经济体系架构发生历史巨变。 这里所说的世界经济架构是指世界经济体系各个组成部分所处的地位以及彼此间的关系和组合。 1917年以前世界经济体系的架构是一个体系、一种制度、一个市场、两类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的蒸蒸日上同疯狂的殖民扩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至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上几乎已经没有“无主土地”。1900年,大洋洲100%、南洋各岛98。9%、非洲90。4%、亚洲56。6%、美洲27。2%均沦为殖民地。(13)另外,西方列强在亚洲还有1450万平方公里的半殖民地。(14)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和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造成了上述架构,即一个世界经济体系,一种资本主义制度,一个世界市场,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两类国家。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殖民地还是半殖民地,其经济都属于殖民地性质的经济。所以,它们属于一类国家。 1917年苏俄的诞生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人类社会发生的最伟大事件。此后至二战结束,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个体系、两种制度、单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打破、三类国家并存的架构,即一个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不完整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三类国家。 二战后至80年代,由于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世界经济呈现一个体系、两种制度、两个市场、三种力量的架构。战后,民族独立运动掀起新的高潮,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原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陆续成为民族独立国家。至1980 年12 月,已有91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独立,它们日益成为世界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了阵营规模,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市场,在全球产生了强大而广泛的影响。这样,世界经济体系中便出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平行的市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独立国家三股力量。 8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崭新的架构,即一个体系、两种制度、一个市场、两种力量。之所以由两个市场变为一个市场,乃是因为,8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从而使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两个平行市场变为一个全球市场。三种力量之所以变成两种力量,乃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也都是发展中国家,它们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立场是一致的,两者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即南北关系已成为当代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核心,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属于同一支力量。 世界经济体系架构的演变从深层反映着人类进步力量的不断壮大。 6、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和机制逐步建立起来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认识、把握和驾驭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能力有了相当的增强,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风险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世界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的特点。 市场是人类的伟大创造,至今它依然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手段,而且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可和接受。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就是市场经济制度在全世界的普遍化。但市场也有其先天缺陷。由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在资本主义居于支配地位的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中,生产过剩危机屡屡发生,给世界经济带来灾难。1857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英法德美同时卷入,这表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进程开始具有同步性。此后至二次大战,又发生了10次世界经济危机(1866、1873、1882、1890、1900、1907、1913、1920、1929-1933、1937),平均不到10年一次。由于资本主义经济进程被战争打乱,再加上各国经济在战争中受损不同,二战后各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曾一度消失。后来重大而又被公认的世界经济危机发生过4 次(1957-1958、1973-1975、1979-1982、1990)。 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内在矛盾也在进一步激化,特别是国家干预的加强,使经济危机发生变形,危机进程出现了不同的特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危机各个阶段明显、完整,危机间隔时间均等,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危机与前相比则持续时间长、破坏性阶段空前严重、周期的各个阶段缺乏典型性。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国家大规模过度干预,经济危机波动时段拉长、破坏程度分散化、周期各个阶段的表现更加不规律甚至严重变形(如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随着国际垄断资本特别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扩张,世界经济危机越来越带有全球性,并往往伴有虚拟经济的剧烈动荡和经济泡沫的瞬间破灭。所谓“新经济”虽然推动了西方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增长,但它不可能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只不过这种周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新的变形。 生产过剩危机虽然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内在联系,但在它反复发飙之后,人们对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化。二次大战后建立和形成了一系列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和机制,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七国首脑定期峰会,等等,使人们把握和驾驭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能力日益增强。二战前虽然也成立过某些国际机构用以协调当事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如专门处理一战后德国赔款问题的道威斯计划,1927年专门讨论贸易问题的日内瓦世界经济会议,专门讨论货币稳定和关税减让问题的伦敦经济会议,等等,但这些机构不具备制度化特点,也没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所以难称国际经济协调机构。今天,令人闻风丧胆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仍不可避免。但是,假如人们仍停留在150年前对危机的认识水平,假如政府在危机面前仍像以前那样束手待毙,那末局面又会怎样呢?不难想象。 7、制度化的经济合作越来越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在全球遍地开花,把各国间的经济关系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这里所说的制度化的经济合作是指在特定组织机构框架内开展的持续性的经济合作活动,而不是一般的经济往来。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充满了血腥与暴力。在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之后,国际经济关系中仍时有武力征服、商品重炮轰击、彼此兵戎相见。至于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不等价交换更是司空见惯。当时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合作。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毫无合作可言。即使是各宗主国之间,至多是彼此利益的暂时协调。时代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世界经济史上风风雨雨的各种教训,使各国有识之士越来越认识到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特别是二次大战后,合作之风越来越吹遍五洲大地。这种制度化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是地区或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实体,包括:自由贸易区,主要致力于消除内部贸易壁垒,但对非成员国仍保留各自独立的关税政策;关税同盟,主要旨在消除内部关税壁垒,并在对外关税政策上一致行动;共同市场,主要统一对内对外关税政策,并在内部实行商品、资本、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和货币联盟,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建立统一的中央银行,使用统一的货币,并建有超国家性质的立法、司法、行政和监督机构。这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目前接近这一目标的只有欧盟。 目前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主要特点是:首先,与经济全球化相互推进,发展迅速,90年代以几何级数膨胀。目前这类组织众多,即使是权威国际经济机构的统计数字也各不相同:1996 年,世贸组织说有144 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有68 个,日本贸易振兴会给出的数字则是101 个。尽管口径与数字不同,但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火爆和加速度发展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新成立的这类组织占将近70%。其次,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势头越高涨。如欧洲和南北美洲共占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总数的78·2%。再次,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不仅数目增加,同时也在追求规模扩张。欧盟东扩,北美自由贸易区力求向泛美自由贸易区演变,东盟不断吸收新成员等等,均为实例。最后,不同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之间开始寻求对话与合作。如欧盟频频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进行对话。另外,有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还具有多层次型和混合型的特点。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经济运行主体除企业和民族国家之外,又增加了一个超国家机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盛行是世界范围内生产社会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表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把各国引入合作的轨道。众多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再加上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和星罗棋布的跨国公司,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三大支柱。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金融危机传染渠道研究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