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大力发展企业年金逐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

2013-06-26 01:08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关于大力发展企业年金逐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年金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回顾,分析了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和资本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了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存在的企业年金制度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发展不平衡,企业年金制度缺乏统一、明确的优惠政策,企业年金的渠道狭窄,企业年金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企业年金的宣传不够、认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相关制度建设的步伐,尽快建立以税收优惠为主的政策支持体系,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形成良好互动,为拓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渠道创造,政府立法监管企业年金的运作,加大对企业年金宣传力度的建议,从而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企业年金;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即: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在下,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为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养老保险形式的制度。

  一、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历史回顾

  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了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逐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标志着作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第二层次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地位的正式确立。

  199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企业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可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情况,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原劳动部印发了《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了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基本框架,对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进行了初步的政策规范。

  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了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同时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明确了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

  2000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保障体系试点方案》中把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更名为“企业年金”。明确提出了“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同时,确定了企业年金的管理方式是“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帐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企业缴费在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中列支。”

  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2005年又发布了《企业年金账户管理信息系统试行标准》,确定了我国企业年金的信托型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化运作的基本规则,体现了国家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建立、市场运作管理、政府监管的原则。同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了“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增强企业的人才竞争能力,更好地保障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

  1991—2001年的10年间,我国企业年金规模不到20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不到20亿元;2005年,基金规模为680亿元,2006年,达到910亿元,一年增加了200多亿元,全国有2.4万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人数达到964万人。2007年1~9月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已达344亿元。

上一篇:关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 下一篇:试析“智利模式”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