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探讨
2016-04-16 01:04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探讨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论文关键词】行政性
【论文关键词】行政性 国有资产 体制改革 集中管理 市场化经营
【论文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仍存在诸多不合理的症结,因此进一步推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要求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经过多年的建设与积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根据《2005年中国会计年鉴》资料,截至2005年底,全国国有资产总量为13.01万亿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达到4.37万亿元,占全国国有资产的33.6%。2006年5月《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布实施,把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仍存在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资产流失严重等诸多症结,因此进一步推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要求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革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传统管理体制所暴露出的问题日益突现出来,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现有
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已是大势所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表现为行政,其行使“政”的职能要面向社会。即维护市场秩序,为投资经营者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是政府的首要任务。有鉴于此,将政府原有高度重合的两种职能分离开来,把目前分散在许多政府机构中的国有资产管理职能“集中”起来,“移交”给国有资产专职管理机构,使其能够独立地,完整地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其它部门则把职能完全转移到一般社会经济管理方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必然要求。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把其社会管理职能放在首位,政府部门的经济调控已经间接化,且已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来,客观上要求政府及其部门不能再直接经营企业或直接从事经济活动,也不能直接干预企业,原来由政府部门经营管理的国有资产应交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授权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管理运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要求
国有资产按性质分,可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性资产是指由企事业单位占用,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或按企业要求经营使用的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指行政事业单位占用,不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国有资产。二十多年来,理论界和各级管理部门已对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作了很多探索,涌现出以深圳、上海和武汉为代表三种改革模式,并逐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三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系。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为此,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央政府和省(市)两级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为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这意味着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正在酝酿重大变革。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沿袭“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使得依靠财政资金积累下来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分散在各个部门,由于分散管理和监管乏力,使作为所有者的国家产权虚置、管理失控,造成国有资产配置失衡,浪费惊人,流失严重,使用效率低下,此外,体制不顺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弱化的一个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