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比较优势的动态性与中国入世的政策导向[上](4)

2016-04-20 01:06
导读:------非歧视的,即一国不应在其贸易伙伴之间造成歧视,他们都被平等地给以“最惠国待遇”,一国也不应该在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或人员之间造成歧


------非歧视的,即一国不应在其贸易伙伴之间造成歧视,他们都被平等地给以“最惠国待遇”,一国也不应该在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或人员之间造成歧视,要给以他们“国民待遇”;
------更自由的,通过谈判使贸易壁垒不断减少;
------可预见的,外国公司,投资者和政府应相信贸易壁垒(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及其他措施)不会随意增加;在WTO中,越来越多的关税税率和市场开放承诺得到“约束”;
------更具竞争性,不鼓励“不公平的”做法,如出口补贴和为获得市场份额而以抵于成本的价格倾销产品;
-----更有利于欠发达国家,给以他们更多的时间进行调整,更多的灵活性和特殊权利。
WTO与GATT的主要区别是:
------GATT是临时性的,没有得到成员国立法机构的批准,没有建立组织的条款;
-----WTO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拥有“成员”,而WTO只有“缔约国”;
-----GATT处理货物贸易,WTO还涉及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比WTO速度更快,更自动,作出的裁决不会受到阻挠。


二.比较优势的变化


加入WTO对中国产业的,实际是分析中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我按照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劳动---资本密集,资本密集,资本---技术密集,技术密集,独立知识产权的顺序,一一解剖。

1949---1978年中国的计划和高度保护主义,虽有布局错误,但完成了国家化原始积累的任务。1949年中国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是1:9,到1978年达到7:3。中国拥有了原子弹,卫星和强大的机械加工工业,在1980年独立设计制造了150座的大型民航客机。这是以国家力量创造动态比较利益的结果,成功大于失误。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保护主义首先在上被自由贸易理论所代替,中国立足于市场经济,发挥现有比较优势并且有所升级,出口从1978年的95亿美圆增加到2000年的2500亿美圆,外贸占GNP 的比重,(外贸依存度)从10%提高到47%。两个时期都有自己特定的国内外环境,都有成功和失败,不能以一个否定另一个。但是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和战略,表现为互相对立的理论斗争,则是非常明显的。

出口第一阶段是80 年代中期以前,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占出口50%,其中石油占25%。1992年出口1亿美圆以上的产品中,纯资源类农矿产品 28 种,资源密集型(行业物质消耗率70% )产品20 种,共48种,占出口46%。劳动密集型特征(行业产值中活劳动消耗 8 % 以上)36种。中国出口资源本无比较利益,17大类出口产品中,只有石油,煤炭和建筑材料赢利。以后经济迅速,农矿产品和资源优势丧失殆尽,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资源进口国。

第二阶段,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出口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为主。机械和运输设备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7年的4。4%,上升到1994年的18%。1989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85。6%。外商直接投资带动加工贸易,是劳动密集产品,工业制成品出口,取代资源密集产品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阶段,1994年以后,工业制成品出口向深加工发展。技术和资本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成为第一大类,1995年出口435 亿美圆,1年增加37%,占出口的29。5%,超过了纺织品的25。5%。2000 年中国造船业总产值 300 亿元,成为出口支柱产业;机电产品计划出口可能1000 亿美圆,占出口40%。这说明,中国的比较优势,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资本密集型发展。


表 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转移情况

农产品 矿产品 劳动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制造业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1978年
商品比重(%)  36?  17?  31?  15? 46?
世界市场份额(%)0.5  0.5  2.2  0.2  0.6
比较优势指数?  2   0.7  2.94   0.32   0.8
上一篇:关于经营城市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