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经济资本配置与操作风险管理(4)

2016-06-12 01:08
导读:(三)损失分布法 损失分布法是银行内部衡量法的更高级形式,它使用银行内部数据,为每个业务类别和风险类型估计两个随机变量——损失程度和损失概率

  (三)损失分布法
  损失分布法是银行内部衡量法的更高级形式,它使用银行内部数据,为每个业务类别和风险类型估计两个随机变量——损失程度和损失概率的概率分布。在这两个概率分布的基础上,银行计算累积的操作风险概率分布,经济资本就是每个业务类别和风险类型VaR的加总。银行基于操作风险损失在未来时期内的可能分布来估计资本准备金。损失分布法通常也对损失发生概率和损失发生程度作出假设,比如假设损失发生概率服从帕松分布,而损失程度服从对数贝塔分布。总体的资本准备金是各个业务类别VaR值的简单加总。
  一般认为,损失分布法在增加敏感性上有明显优势,它与内部测量方法相比有两个不同点:一是目标是直接评估非预期损失,而不是通过预期损失与不可预期损失的联系来计算不可预期损失;二是银行自身决定每个业务类别的结构和参数,而不需要由监管当局确定。
  在损失分布法下,银行针对每个业务类别或风险类型估计操作风险的年度损失频率和损失强度分布。通常,对某一业务线中的某一操作风险类型,为未来一年损失事件个数n定义一个离散分布b(n),为给定n的前提下损失额x定义一个连续条件分布g(x|n),则年度损失分布就服从一个复合概率分布:
  f(x)=Σb(n)g(x|n)
  依照新资本协议,银行需要为每一个业务线和风险类型建立一个年度损失分布。损失分布法有两个最关键的因素:损失频率和损失强度。首先,考虑损失频率的分布。最基本的模型是二项分布B(N,p),其中N是暴露于某操作风险下的事件总个数,p为损失事件发生的概率。假设事件相互独立,频率分布的密度函数可表示为:
  
  对高频率风险,损失分布可选用对数正态分布,即: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尽管损失分布法具有更强的风险敏感性,但它没有考虑各个业务产品线或事故类型之间的相关性,而且业务产品线和事故类型由银行自主决定也产生了一个缺乏可比性的问题。
  采用损失分布法计算操作风险的经济资本时,先根据历史数据拟合出损失频率和损失强度的分布函数,然后通过蒙特罗的方法模拟出年度损失分布,最后从年度损失分布计算出所需操作风险资本要求,计算流程如图5。
  
  
  个重要方面,特别是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通过避免各种损失同样创造出相当可观的经济收益。由于不同模型的性质、构建思路不同,所需资源投入的种类与投入量的大小也各有不同,见表2。
  第三,不同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之间存在不同的优势与缺陷,单一使用一种计量方法的效果未必理想。因此,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判断和相互引证,一般会取得更好的计量与管理效果。
     四、操作风险经济资本管理的实施路径
  
  (一)全面梳理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是实施操作风险经济资本管理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梳理流程,将各个部门的职责贯穿起来,才能为实现“流程银行”和全面风险管理。[6]这一过程中,要强调以事实为依据,强化风险计量标准的客观性和一致性。首先,要对业务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设置各种记录要求,将操作事实定量化,做到有迹可循、有据可查;其次,要将定量化的记录转换成计算机可处理的数据格式,为经济资本计量提供扎实的依据;第三,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协调和制约机制,确保经济资本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
  (二)确立关键风险指标体系
  关键指标是对操作风险评估和监测的重要工具,它用来表示操作风险的变动情况,不仅可以起到风险预警作用,而且还会揭示指标过去的变动情况与专家评估结果是否一致。一方面,银行要确保关键风险指标在业务环境下容易识别、便于理解;另一方面,风险指标要具有风险敏感性,并且建立相应的参考系,设置最低警戒线,超过警戒线时管理层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中国大学排名
  (三)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
上一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构建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