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扩张消费(2)
2016-06-29 01:01
导读:200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见下表) 今年2月份物价指数增长率是零,不升不降,1月份和2月份累计起来和上年同期比是负0.5%。(资料来源
200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见下表)
今年2月份物价指数增长率是零,不升不降,1月份和2月份累计起来和上年同期比是负0.5%。(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02.28.)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7—8%的增长速度的同时,物价却始终没有摆脱负增长的阴影,这说明有效需求不足仍是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制约因素。因此,扩张消费,加快消费体制改革,想方设法把13亿人口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 二、扩张消费的障碍 1、收入分配。消费者总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者总消费支出最重要的因素。一般说来,收入分配对整个社会扩张消费的重大影响有两种情况:一是 社会收入均等,整个社会消费者用于消费的支出的总量也就越大。因为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则较高。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高收入群体部分收入向低收入群体转移,会提高整个社会消费者的平均消费倾向,增加社会消费总量。二是社会收入越悬殊,整个社会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就越小。因为富有者消费已具相当水平,消费倾向低,消费支出小;贫困者消费倾向高,但收入低又不得不压抑消费。我国由于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已造成大量货币财富积累在少数人手中。2002年来,我国居民储蓄余额达到8.7亿万元,占总人口比重20%的高收入者拥有其中的大部分。另据资料,中国目前最富裕的20%家庭的收入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50.24%,而最贫穷的20%家庭的收入仅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4.27%;我国尚有约5000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资源来源:《经济日报》2003年1 月23日《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大学排名 2、就业和
社会保障。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我国长期要面对的两个重大社会经济问题,而且对短期经济运行已形成了明显制约,尤其是对居民消费预期和即期消费支出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中国劳动力有7.4亿,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只有4.3亿。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进城的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2亿。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资料来源: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关注的数据》)而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所能新增就业岗位高估也只有700-800万左右,这与就业需求相差甚远。加之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兼并破产和重组的力度加大,提供就业岗位的能力减弱;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加快,职工下岗压力继续增大;入世带来农产品进口增加、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对农村就业构成压力。就业增长放慢及就业预期下降,必然影响即期消费需求增长。此外,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教育、医疗、养老等改革迟迟不到位,也对扩张消费产生较大的阻力。
3、心理预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预期心理。如物价总水平的运动总是表现为一定发展趋势,或是继续上升,或是继续下降。这种升降会引起消费者心理预期改变。若是一定时期社会物价总水平是不断上升趋势,消费者就会产生价格还要进一步上升的心理预期,从而倾向于扩张消费,增加目前消费支出;若一定时期社会物价总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消费者就会产生价格还要进一步下降的心理预期,从而倾向于紧缩消费,减少目前消费支出。目前我国社会物价总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消费仍然低迷。二是消费安全心理。这表现为消费者的即期消费缩手缩脚,最明显的表现是我国从1996年起到目前已经8次降息,然而从几年的低利率政策看,居民的消费水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社会消费量的增长远小于储蓄额的增长。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经济体制加速转轨的过程中,原来由国家全包起来的待遇和福利,相继转变为由居民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与费用,这给广大的居民带来了普遍的不安全感。据有关部门对居民储蓄用途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于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四项用途共占66.5%,这些因素直接导致购买的巨大分流,从而减弱对消费品的即期需求。(资源来源:《经济日报》2002年1月23日,《五大因素影响今年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居民对未来的预期收入增加也缺乏信心。因此,为以后安全起见,他们不得不把消费的念头压下去,把钱小心翼翼地存起来,备急需之用,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安全边际,这就自然地阻碍了消费的扩张。 4、消费环境。目前影响消费环境改善的因素较多,表现为:一是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绝。这个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社会公害,是现阶段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个突出的问题。二是以虚伪广告为代表的虚伪宣传。一些经营者采用虚伪宣传引诱消费者上当,这种现象在保健食品、美容等行业尤为普遍。三是价格欺诈。一些新兴消费领域如商品房、医疗、汽车、电信等价格问题越来越突出,价格缺乏标准和透明度,价格欺诈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强制交易。一些公用事业单位和垄断行业经营者,利用其优势地位,采用合同、声明、通知或告示等形式,单方面设定消费者义务,强制消费者接受商品和服务项目。五是消费纠纷解决不及时,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的保障。六是流通体系不畅也是制约消费的一项重要因素。此外,交通拥挤、居住环境恶劣、通讯不便利、信息不对称等也极大地阻碍了目前居民扩张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