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扩张消费

2016-06-29 01:01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论扩张消费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党的十六大报告具体提
党的十六大报告具体提出了要“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这一新的决策,是针对以往消费比重低所做出的重大调整。扩张消费,把经济增长的主要支点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需求领域,是以后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既是过去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扩张消费的依据  1、供给(生产)与需求(消费)的矛盾。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矛盾。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生产不能满足需求,扩大生产增加供给的任务非常明确,增加供给就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得到较高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供给的扩大可以非常迅速,产品和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有时可以变得很严重,扩大需求就转变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时人们不得不注意起需求来。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这样一个转折点。在改革开放前的相当时期内,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在生产领域,因而实行的是“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结果是供给与需求脱节,生活消费品短缺,人们生活得不到提高,抑制有效需求难以形成对生产的刺激。改革开放后的今天,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在生产领域中已经基本排除,而转移到了消费需求领域,消费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换言之,供给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而居民的消费选择性也越来越强。消费不足,因而产生了通货紧缩趋势,产生了普通性供大于求,产生了物价连续走低、消费不充分。因而扩张消费就成了经济提速发展的首先措施。
  2、消费者主权原则。消费者主权原则是指消费者在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当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益发生矛盾时,生产者应服从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主权原则要求企业按照不同的消费结构和群体尽可能好地提供消费品,以满足不同群体扩张消费的需求。因为企业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消费者对该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需求引发的。没有消费需求,就没有企业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消费者对企业提供的消费品不满意,就意味着该企业生命的完结。要求政府把消费者主权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消费政策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不断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以利于扩张消费。因此,制定消费政策必须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不断增加消费者利益,提高消费效益为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我国原来的消费政策多数是站在政府和企业的立场上,如传统体制下的低工资政策;近几年实施的“自律价”、“停产保价”等措施,都严重背离了消费者主权原则。制定消费政策若偏离了消费者主权原则,就无法准确把握消费者心理,预测社会消费变动的趋势,结果是某些消费政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扩张消费成为一句空谈。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3、消费率。消费率指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率或比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消费所占比重,“六五”时期是66.1%,“七五”时期是63.4%,“八五”时期是58.7%,“九五”时期是59.5%,20年期间下降了6.6个百分点。我国的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也比较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年中,世界平均的最低消费率为78-79%,其中美国1997年为86.6%,英国在80%以上,印度巴西为80%。中国与世界平均数相比,低了近20个百分点。单以居民消费而论,我国的消费率也偏低。1997年,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为47.5%,而同期美国的居民消费率为68%,就连被世界公认的国内消费严重不足的日本,这一数据也达到59.8%。(资料来源:《上海商业》2002年第9期第7页)由此可见,扩张消费,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十分重要。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高低是影响社会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均衡增长的重要指标。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是持速走低的。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8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115.6%。以后开始减缓,20世纪80年代5年中,县以下地区年均增长0.2%。2002年1~10月同比增长8.7%,增幅比2001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今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是相当低的,从来春节月份都比平常高几个百分点,在最萧条的1999年,春节也是11点几的增长,平均月份是六、七。而今年前两个月平均累计增长是8.5%,按照经验,到三月份、四月份必然会下降到6%。现在看第二个指标就是价格。200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8%。其中,城市下降1%;农村下降0.4%。商品零售额价格下降13%。工业品出口价格下降2.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2.3%。固定资产投资上涨为0.2%。居民消费价格中,服务价格上涨1.8%。
上一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在动因与应对策略 下一篇:谈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