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亚元构想的基础及可行性(3)
2016-06-29 01:02
导读:1967年宣告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现已成为该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
1967年宣告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现已成为该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盟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了一系列合作机制。1997年12月举行的东盟首脑非正式会议,首次邀请中国、日本和韩国领导人出席,共同磋商亚洲的安全与稳定,即“10 3”机制。2000年5月东盟与中、日、韩在《清迈倡议》中达成了互换货币的协定,东亚地区经济事务逐步走向机制化。东盟与10 3机制是亚洲不断加强经济合作减少贸易摩擦的表现。从最初的建立到今日的发展壮大,亚洲货币统一的趋势随之不断加强,经济一体化必将导致货币一体化,当东盟与10 3机制发展到一定阶段,亚元推出亦将水到渠成。
6、亚元构想的基本进程
2001年蒙代尔教授提出,在欧元已经存在的前提下,亚洲是否需要一个所谓的“亚元”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根据东亚地区的实际情况,借鉴欧元诞生的历程与经验,亚元构建至少应经过以下五个阶段或步骤。
(1)亚共体(AC)——构建亚洲共同市场(Asian Common Market)。在10 3机制下,在13国自由贸易区率先创立亚洲共同体(Asian Communities),简称亚共体,这是建立未来亚元的最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成员国之间的零关税、无壁垒贸易架构,构成共同市场,即亚共体将成为一个商品、资本、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经济统一体。这一过程欧共体花了17年的时间实现。东盟现已计划用13年的时间完成这一任务。
(2)亚洲记账单位(AUA)——构建亚共体统一结算工具。亚洲计账单位(AUA)是亚共体内部记账与结算的通用核算工具,它是由所有成员国货币合成的“一篮子货币”,也是未来亚元的雏形。其中人民币将有可能成为亚洲记帐单位的最大参照物。亚洲记账单位的统一将让成员国熟悉并接受“统一”货币的概念。从建立共同市场到统一计帐单位的产生,这一过程欧共体总计花了7年时间。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3)亚洲货币体系(AMS)——构建蛇形浮动汇率机制。亚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是未来亚元创设最关键的一步,其主要内容有三:其一,实行严格的汇率联合浮动机制(也即蛇形浮动汇率机制),汇率波动幅度必须统一控制在一定幅度之内。其二,建立亚洲货币基金(AMF)。其职责主要是支持成员国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活动,以促进汇率的稳定,管理成员国中央银行间的信贷,逐步集中成员国的外汇储备,并逐步发展为各成员国间的划拨结算中心。其三,建立“亚洲货币单位”(ACU)以取代亚洲记账单位。亚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必须以亚洲货币单位与蛇形浮动汇率机制建立为前。
(4)亚洲联盟(AU)——构建10 3机制下的经济与政治联盟。亚洲联盟(简称亚盟)应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盟。但政治联盟的难度往往要大于经济联盟,而经济联盟的最终目标则是发行统一货币——亚元,并将区内所有国家货币取而代之。但这一过程必须随着亚洲货币体系的完善而不断推进,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亚洲共同体顺利过渡到亚洲联盟新机制的建立。在亚盟新框架下,不但资本在亚盟内实现完全自由流通,而且还需创设亚洲货币局,并为未来的亚洲中央银行的成立创造条件。
(5)亚元——发行亚盟单一货币。上述条件均已具备后,亚元的发行与流通,便会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欧元区的进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例如,在原先欧盟15国中,还有英国、瑞典和丹麦三国完全满足了加入欧元区的条件,但它们却至今仍不愿进入欧元区,甚至此前英国一直不愿加入欧洲货币体系,其间经过了17年的讨价还价,英国才勉强进入欧洲货币体系。
亚元区的构建也必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但亚元区建成后,亚盟将以“一个声音”说话。在国际社会中,一体化后的亚盟及亚元将与欧盟及欧元、美国及美元形成均衡的三足鼎立之势。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