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一次性消费的伦理反思(2)

2016-06-30 01:03
导读:一次性消费的伦理分析 一次性消费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伦理反思。一次性消费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并不简单,而是广泛而深刻的,本文

  
  一次性消费的伦理分析
  
  一次性消费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伦理反思。一次性消费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并不简单,而是广泛而深刻的,本文将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角度对一次性消费进行系统的伦理分析。
  (一)人与自然
  社会财富增长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冲突成了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最大悖论,其根本的原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平衡。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存在一种不可分的整体关系。一方面,人依赖于自然。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无私的恩惠。另一方面,自然对人存在着约束作用。自然界的每一事物都相互联系和制约,形成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自然界的某一部分发生了变化,其它各个部分也立即相应地发生变动。自然界正是以这种客观规律影响和制约人类活动的。
  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了对自然大规模的开发、改造活动。由于片面地追求发展以及对自然无止境的掠夺,人类践踏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从而酿成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的苦果。由此可见,人与自然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与大自然的命运是紧密交织的,所以在开发、改造自然的时候,应该尊重和爱护自然,遵循适当的伦理原则即和谐原则。
  一次性的奢侈消费是建立在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假设基础之上的消费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相径庭。人类这种不合理的生活消费观,违背了和谐原则,已经使自然遭受了巨大的创伤:植被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气候恶化、物种消失等,人类如今正笼罩在一种空前的生存危机当中。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人与社会
  人是社会的产物,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孤立地生存和发展。社会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社会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有自己的需要,两者在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中共同发展。
  处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即和谐原则。中国历来注重“和谐”,提倡“以和为贵”。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是以和谐为基础的。所谓“家和万事兴”,社会就是人类共同的“家”。唯有共同遵守这一客观规律,兼顾社会与经济两者的利益,人类社会才能稳步地向前发展。一次性消费引发的诸多环境、社会问题,疏远了人与社会的这种关系。
  而中国传统的节俭原则也同样重要。物尽其用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物品的价值,是一种简朴实在的消费观;是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对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尊重。相反地,一用即抛的过度挥霍、炫耀行为无情地践踏着劳动的价值。
  消费主义者认为,生活消费纯属个人行为,因而漠视个人消费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而恣意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意味着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一次性消费正是这种过度消费的产物。因此,一次性用品也是对人类劳动资源的掠夺和浪费。除了产品本身耗用的材料、能源以外,商品从开发、采购、投产、包装等渠道进入市场,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这其间劳动者的智慧与心血是不可分离的,是不可以仅仅从价格角度进行衡量的,一次性产品在价格上固然便宜,但是一用而弃实质上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劳动价值的不尊重。一次性消费的产生对社会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黜奢崇俭的消费观念,与传统的生存美德日益违背。
  从功能到象征,一次性消费日益背离其最初的伦理基础。一次性消费的产生有其合理的一面,如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方便快捷,在某些情况下保护人们免于各种危险和伤害。但是,一次性消费品的这种基本功能正日益褪化,而其象征价值正日益增强。如一些外观精美的一次性包装,其目的也只是提高商品的“身价”,给消费者带来满足感和心理暗示,却没有任何实际功用。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三)人与自我
  人除了是一个社会人,更是一个以自我的形式独立存在的个体。自我是意识的核心,自我是人作为一个整体的精神所在,一个人的思想、言行与情感都受其支配。人与自我的关系应该遵循和谐原则,在这一原则的作用下,人应该努力保持自我的完整而避免其走向分裂。自我的完整与和谐不能通过物质完全实现,因为欲望是无穷尽的。因此,人应该努力在欲望和现实之间保持平衡,而不是竭力放纵欲望。
上一篇:浅论亚元构想的基础及可行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