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不稳定粮食价格的成因及影响分析(2)

2016-07-29 01:14
导读:2,保护价格不能“保护”粮食价格。 保护价格的目的是保护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丰年时市场价格偏低,保护价格须高于市场价格(否则何

  2,保护价格不能“保护”粮食价格。
  保护价格的目的是保护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丰年时市场价格偏低,保护价格须高于市场价格(否则何来保护作用),这种过高的价格自然会对农民来年的生产预期给予积极信号,刺验,结果表明扩展的Dickeyr-Fuller检验统计值不小于MacKinnon临界值,因此在给出的任何显著性水平上,检验不能拒绝序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原始数据一阶差分后平稳(见表1),不存在单位根。
  (2)建立模型。
  对一阶差分后粮食周平均价格数据的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计算可知:均没有截尾特征,具有记忆性,即前期价格能直接对后期价格有影响(是否为长记忆性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只要证实这种记忆性的存在即可,另外建立长记忆性ARFIMA模型也较复杂)。经比较,建立ARIMA(1,1,2)模型比较合适。根据计算出的拟合数据与实际数据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见图1),模型拟合程度较好。
  由粮食价格的ARIMA(1,l,2)模型可知:前期激生产,增加供给,致使来年市场价格进一步走低,如此周而复始,结果是政府财政包袱越来越大,两个价格的偏离越来越畸形。显然这种建立在巨大财政包袱基础上的价格体系是不稳定的:歉年时市场价格偏高,保护价格失去作用。此时国家动用储备粮试图稳定市场价格,使粮价下调,但是研究表明,目前实行的粮食储备制度对稳定粮食价格作用不大。并且抛开粮食储备挤占大量的财政资金不提,光是每年更换储备粮的进出数量(现行中央储备粮规模相当于市场流通量的50%,每年更换20%-30%1就足以加剧市场的供求变动。
  更为糟糕的是,保护价格带来了许多弊端㈣:
  首先,延缓了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进程。在保护价信号的刺激下,资源配置过多向粮食生产集中,造成了农业资源配置错位,农业生产趋同化加剧,结构调整成本增加。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其次,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目前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并不能获得较大收入(除非是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一般农民种粮除去成本后纯收入很少(据作者曾经作过的调查,在湖南省广大农村地区,大约每亩水稻田的纯收入为80元左右,最高也不会超过100元,这还是乐观的估计数字)。实践证明,用粮食保护价使农民增收,效果甚微,与政府的初衷相悖。而且,由于保护价刺激粮食过度生产,市场价格下跌,也导致种粮农户整体收入下降。“谷贱伤农”并不是经济学者“纸上谈兵”的东西。
  再次,不利于财政负担的减轻。实施保护价以后,粮食生产增长较快,市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供过于求局面,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最后,不利于粮食经营企业的搞活,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与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活动矛盾突出。
  3,市场价格也不能自发调节使粮食价格趋于稳定。
  许多人把粮食价格的波动归因于供求的变化,但是这种观点没有实证分析的依据。实际上,在以年为周期的农业生产中,由于粮食生产有季节性,生产者不能马上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普遍的供求分析并不一定适合粮食市场;而且作为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粮食,其需求弹性小,当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时,根据“蛛网效应”,价格波动会被放大,无法收敛于均衡状态。
  
  (二)宏观经济因素
  前文已述,把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归因于供求缺口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变化,这一普遍认同的观点缺乏实证分析依据的支持,并且目前许多研究农业经济的文献表明:许多宏观经济因素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因素等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也许要大于那些直接作用于农业的因素。在目前可以查到的国外相关研究文献中,对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如何影响中国的粮食价格给予了特殊的关注,并进行了充分而且翔实的实证研究。而这方面还一直被国内的研究所忽视,或者说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由于中国现有的制度体系中存在着某些固有的缺陷,宏观经济工具的作用没有发达国家那样有效,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各项制度安排逐步与国际接轨,宏观经济因素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会越来越重要。
上一篇:营销渠道扁平化的交易成本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