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业大步走出国门探讨(4)
2016-08-19 01:09
导读:从国内看,一些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已经在国 际市场站住了脚,一些民营企业以新的机制和较多的资本也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如浙江宁波的有些公司在国
从国内看,一些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已经在国 际市场站住了脚,一些民营企业以新的机制和较多的资本也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如浙江宁波的有些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表现出色,赢得了一些大项目,它们都积累了不少国际竞争经验。
我国国际收支良好,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都保持顺差,外汇储备世界第一,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支持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国内对房地产业进行调控,投资增长趋缓,一部分资金可以支持建筑业走向国际市场。我国人民币坚挺,有升值压力,对外投资划算。
我国经济实力大增,
国际政治地位大大提高,外交关系发展越来越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展顺利,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势头更加对我有利,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我国与非洲、拉美、大洋洲等国家的双边政治经贸关系都发展良好,这是我们开拓国际建筑业市场重要的外部环境条件。
我国制造业、矿业、农业“走出去”正在加速,可作为国际竞争力相互辅助产业支撑的条件。数千万华人华侨,数千已经“走出去”的企业,都可作为我们开拓国际市场可利用的资源。
三、我国建筑业大步走出国门面临的挑战和突出问题
国际建筑承包市场巨大,存在很多机遇的同时,也有不少挑战和困难。
从外部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巨头垄断现象日益严重,没有强大实力的公司集团难以搞到大项目,我国公司与之相比,无论是资金、技术、管理,还是人才、实力、经验,一句话,核心竞争力总体不如人家。
近年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由于公共工程项目的业主的要求不断增加,使得承包商不仅承担项目的建造,还要负责项目开发、规划、融资和运作等。这给我们单一施工公司或实力不强的公司带来了难题。同时,承包方式越来越多样化,EPC(设计、采购、施工)、BOT(建设、拥有、转让)、BOOT(建设、拥有、运营、转让)、PMC(项目总承包)、PPP(公共私营合作)等方式不断增多,我们适应性较差。
中国大学排名
新的变化还有,带资承包、融资能力提高是承包成功的重要砝码,我们公司资金和融资能力受限;招标的市场准入技术、资格等门槛越来越高;承包项目的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手段加强;多家承包商联合、银行企业等联合竞标成为招标成功的普遍形式;工程项目的利润中心从单纯施工向设计、开发和运营转移。这些客观上给我们的承包企业带来了挑战和困难。
我们率先“走出去”的建筑企业多是国有企业,企业组织制度、运作机制、人才使用制度等都不利于我们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新出去的民营企业机制灵活,但经验不足,实力有限,人才缺乏,一些具有能力的企业要走出去,还有很多顾虑,有准入资格、审批等一系列难题。
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能适应国际工程承包骨干力量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大量一般劳务人员素质也越来越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我国发达地区人员在国外收入已低于国内,对出去没有积极性,欠发达地区劳务人员有组织难、技术不过硬等问题,雇用外籍人员问题更多。
国际恐怖活动和其他不安全因素也频频出现,我国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南非、印尼等出现的事件,也多少影响了我们的在外人员,对即将走出国门的企业和人员增添了忧虑。
国外艰苦的工作和不适应的生活气候条件,也对在国外工作的人员产生不利影响。
四、我国建筑业“走出去”的构想及支持措施
(一)做好舆论宣传和战略规划 我国的“走出去”战略已实施五六年了,但从这个战略的长久性看,我们的舆论宣传工作仍然不够,很多人眼睛仍只盯着国内市场,大家都争地皮抢项目,竞争白热化,一些地方领导也只看到一个侧面的“走出去”,对整个建筑业的“走出去”没有深刻的理解,直到我们的建筑业受宏观调控突然变化时,才想到国际市场。同样,对这个产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既缺乏主动意识也缺乏长期的战略。没有思想和计划,必然没有行动,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通过各种方式做好舆论宣传,地方政府和具有能力出去的企业应提前做好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