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建筑业大步走出国门探讨(5)

2016-08-19 01:09
导读:(二)明确建筑产业发展阶段,延长产业链,快速进入创新发展阶段,培育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任何产业都有发展周期,建筑业已经越过了要素驱动和投资

  
  (二)明确建筑产业发展阶段,延长产业链,快速进入创新发展阶段,培育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任何产业都有发展周期,建筑业已经越过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现在应该进入创新发展阶段。目前正是建筑产业及房地产业调整战略,以全球眼光看待市场和配置资源的时刻,在外资向我国建筑业、房地产业进军的时候,我们也要向世界市场进军。将一部分建筑力量向国际市场转移,这样就可延长产业链。同时,要转变增长方式,进行体制、机制、技术、管理创新,增加产品科技含量,走内含发展道路,进入创新发展阶段,提高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组合壮大优势企业,培育核心骨干力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了增强实力,应对国际市场垄断性的大承包商,我们的建筑企业必须重组整合。要按照市场需求、优势互补、企业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鼓励以具有较强海外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大型建筑业企业为“龙头”,联合、兼并科研、设计、施工等企业,实行跨专业、跨地区重组,形成一批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加强战略管理,广纳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优秀管理人才,提高在世界范围组合生产要素的能力,发展核心和优势技术,尽快使本企业的经营规模、技术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净资产收益率等达到国际同行先进水平,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争夺国际高端市场和大项目。
  
  (四)将建筑业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走出去”并紧密地与商品、设备、技术、劳务出口联系起来建筑业包括服务贸易的12大类中的3大类,155种中的20多种,总体表现为对外工程承包、对外设计咨询和对外劳务合作三个国际经济合作的方面,但每一类和每一个方面,都具体有好多内容,为了增强整体竞争力,必须增强每个大类和每个小种的竞争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即产业化来看待建筑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各类和各种构成了整个产业链,不能轻视每个链条,还要看到其他相关支撑行业。同时,我们以对外工程承包为主体的建筑业走上国际市场,要密切考虑我们与之有关的设备、商品、技术、劳务等,也要借工程承包“走出去”,发挥更大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的效应。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五)培育一批新的主体,鼓励和支持民营对外承包企业“走出去”我国的建筑企业数量多,在目前房地产宏观调控下,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向外向型建筑企业发展,具备条件的给予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自主权,有目标地培育一批新的“走出去”主体。特别是对有实力的民营建筑企业和工程设计企业,要优先培育,鼓励和支持它们走上国际市场,扩大队伍和力量,以新的生力军进入国际工程市场。
  
  (六)对外工程承包,不仅要创新各种形式,也 要与我国其他“走出去”形式紧密结合起来为了增加招标的成功率,带资承包是一种公开竞争的方式,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去尝试,我们的企业通过联合国内金融机构支持争取有些项目是可行的。其他如BOT、BOOT、BT、EPC、PMC、PPP等承包招标方式,要研究熟悉它的运作,尽量尝试和采用,创新运作,这要比单纯的或传统的方式成功率高,是现实也是趋势,是走向成功之路的方法之一。再者,与境外国际竞争者组成战略联盟去争取大项目,只要对我有利,何乐而不为?我们在对外承包工程中,要密切配合我们的对外直接投资,如矿山开采、开发区建设、商城建设、生产企业厂房建设、驻外机构建设、对外援助项目建设,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和对外援助的增多,客观上给我们的工程承包创造了市场,都要通盘考虑。还有一个方面,境外国外对我境内的投资项目、对我援助项目、合作开发项目,更是我们要争取的项目,也是我们“走出去”的一种特殊形式。
  
  (七)多种方式解决资金短缺和融资问题对于不断扩大发展的企业来说,资金宽余是相对的,短缺是绝对的,小企业、小项目缺钱,大企业、大项目有时还缺得更多。但从市场经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并不是不可解决的,这正如大江大河有水,小河小渠没水是连接和疏通问题。传统的方式肯定是受到限制了,必须创新方式方法。联合其他企业如制造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组建企业集团或利益联盟,自然有解决的办法,这又涉及到形成跨国公司的问题,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我们也能走,如建立象日本、韩国的综合商社,也可以支持“走出去”。只要是积极向上,过去经营效益好,信誉好的企业,政策性银行贷款,是可行的,有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用股票、债券直接融资,也是可能的。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利用我们商品、设备做出口信贷,与工程承包联系起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在发达国家租赁设备或做租赁承包,也可尝试。风险投资也不妨在这一领域尝试。从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结合对外援助和进出口贸易来融资,都可创新采用。当然,国家外汇金融政策支持在目前来说是最为必要的。
上一篇:艺术品市场对金融市场风险的规避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