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的制度与非制度路径:流动劳(4)
2016-08-31 01:31
导读:表6比较了流动人口就业者与非流动人口就业者的职业地位获得模式的异同。数据显示,受年限对于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的职业地位获得都有,但对非流
表6比较了流动人口就业者与非流动人口就业者的职业地位获得模式的异同。数据显示,受年限对于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的职业地位获得都有,但对非流动人口就业者的影响大于对流动人口就业者的影响。非流动人口就业者每多受一年教育,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增加1.27分,流动人口就业者每多受一年教育,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增加0.72分。家庭出身背景对非流动人口就业者的职业地位获得有很强烈的影响,但对流动人口就业者的影响较弱。父亲的职业身份、父亲的教育水平和母亲的教育水平都对非流动人口就业者的职业地位获得有显著的、强烈的影响,然而,父亲职业对流动人口就业者的职业地位获得只有微弱影响,父亲教育水平对流动人口就业者的职业地位获得没有显著影响,只有母亲教育水平对流动人口就业者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小于对非流动人口的影响。在非流动人口就业者当中,若父亲职业为管理人员,其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平均比父亲职业为农民的人高12.97分;若父亲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其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平均比父亲职业为农民的人高10.59分;若父亲职业为办事人员,其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平均比父亲职业为农民的人高6.68分;若父亲职业为自雇劳动者,其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平均比父亲职业为农民的人高8.09分;若父亲职业为工人,其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平均比父亲职业为农民的人高4.88分。在流动人口就业者当中,若父亲职业为管理人员,其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平均比父亲职业为农民的人高8.67分,而父亲为其它类型职业,则社会经济地位指数与农民家庭出身的人没有显著差异。在非流动人口就业者当中,若父亲教育水平为小学,其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比父亲是文盲的人高1.52分;若父亲教育水平为初中,其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比父亲是文盲的人高3.95分;若父亲教育水平为高中,其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比父亲是文盲的人高6.53分;若父亲教育水平为中专,其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比父亲是文盲的人高6.18分;若父亲教育水平为大专及以上,其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比父亲是文盲的人高10.79分。而在流动人口就业者当中,父亲教育水平不同,并未导致个人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显著差异。母亲的教育水平对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就业者的职业地位获得都有影响,但对非流动人口的影响更大。在非流动人口就业者当中,若母亲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上,其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比母亲为文盲的人高11.65分,而在流动人口就业者当中,若母亲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上,其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比母亲为文盲的人只高4.39分。另外,14岁时家庭年收入对非流动人口就业者的职业地位获得有显著影响,但对流动人口就业者没有显著影响。14岁时的户口身份对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都有影响,但对非流动人口的影响要大于流动人口。数据所得出的这些结果显示出,非流动人口的职业地位获得更易于受到常规因素的影响,并且他们的职业地位获得路径遵循着制度的规则。流动人口的职业地位获得过程较少受到常规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职业地位获得似乎遵循着非制度的路径。对于流动人口来说,家庭出身背景,以前的户口身份,甚至教育水平,都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更重要的因素也许是个人的勤奋努力、机遇、冒险精神或社会,而这些因素的作用是遵循着非制度的规则。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表7比较了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过程的异同。受教育年限对于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就业者的经济地位(收入水平)都有显著影响,但对非流动人口的影响到更大。户口身份对非流动人口就业者的收入水平有显著影响,但对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在非流动人口中,有城镇户口的人的收入水平高于农业户口的人,而在流动人口中,有城镇户口的人的收入并不比农业户口的人高。与此类似,性别因素对非流动人口就业者的收入水平有显著影响,但对流动人口就业者没有显著影响。这就是说,在非流动人口中,男性的收入水平显著高于女性,但在流动人口中,男性的收入水平并不比女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