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的制度与非制度路径:流动劳(5)
2016-08-31 01:31
导读:同时,单位所有制因素对非流动人口就业者的收入水平有显著影响,但对流动人口就业者没有显著影响。在非流动人口中,国有单位就业者的收入水平高于
同时,单位所有制因素对非流动人口就业者的收入水平有显著影响,但对流动人口就业者没有显著影响。在非流动人口中,国有单位就业者的收入水平高于非国有单位,但对于流动人口来说,其收入水平并不存在所有制的差异。单位类型对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就业者的收入水平都有影响,但对非流动人口的影响大于对流动人口的影响。数据分析的这些结果说明,现存的制度安排是导致非流动人口的经济分层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制度安排对流动人口内部的经济分化作用力并不是很大。这是因为现存的制度安排对非流动人口当中的一部分人提供了优待、保护或特权,这些享受优待政策和享有特权的人的经济地位状况明显优于其它的非流动人口。而流动人口的情况则不同,流动人口基本上不能享受现存制度提供的任何优待条件,因而,这些制度因素对流动人口内部的经济分化没有太大的影响。事实上,现存的制度安排对于所有流动人口都是不利的。
结论
三重制度分割——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使流动人口劳动力被隔离在特定的社会和经济空间之内,而正式制度对这个空间领域的控制和影响较弱。这就导致了流动人口的极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分层形态和社会经济地位获得模式,它也迫使流动人口沿着特殊的流动路径并遵循着非正式的规则来现实上升社会流动,这些特殊的路径和非正式规则构成了一种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的非制度模式。
Reference
Brinton ,Mary C.,Yean-Ju Lee ,and William L.Parish.1995.“married Women‘s Employment in Rapidly Industrializing Societies :Examples from East Asi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0:1099-1130.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DiPrete ,Thomas A.,Paul M.de Graaf,Rund Luijkx ,Michael Tahlin,and Hans-PeterBlossfeld.1997.“Collectivist versus Individualist Mobility Regimes?
Structural Change and Job Mobility in Four Countries.“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 103:318-58.
Doeringer ,Peter ,and Micheal Piore.1971.Internal Labor Markets and ManpowerAnalysis.Lexington ,MA:D.C.Heath.
Fligstein ,Neil,and Haldor Byrkjeflot.1996.“ Logic of Employment Systems.”In Social Differentiation and Social Inequality ,edited by James N.Baron,DavidB.Grusky ,and Donald J.Treiman.Boulder,CO:Westview Press.Pp.11-35.
Kerckhoff ,Alan C.1996.Generating Social Stratification:Toward a New ResearchAgenda.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Piore ,Michael J.1975.“Notes for a Theory of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
In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edited by Richard C.Edwards,Michael Reich ,and David M.Gordon.Lexington,MA:D.C.Heath.Pp.125-71.
Smith ,Michael R.1990.“What Is New in‘New Structuralist ’Analyses of Earning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5:827-41.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社会阶层分化趋势的实证分析》,北京:社会出版社,2005年。
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北京),1999(3)。
李强,“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
袁亚愚,《中国农民的社会流动》,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课题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社会学研究》(北京),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