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效率优势分析
2016-11-28 01:00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效率优势分析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伴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
伴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我国民营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一直高于国有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主要依靠新生出来的非国有经济为动力的特征。这种变革和调整已经带来了经济总量的扩张、经济效率的提高、运行机制的改变和越来越典型的市场经济特征。 市场经济中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主体的企业,必须是真正的企业。企业能够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时刻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对能反映资源稀缺状况和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作出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和约束条件,选择合适的要素和技术,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去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这样的机制下,资源会较多地流向效率高的部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同时也使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的调整。在这方面,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有明显的优势。
民营企业的微观效率优势分析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任何企业都面临着三个难题:集体行动的天敌——“偷懒”、“搭便车”,即个人或更小的团体在集体行动中不支付或少支付成本也能获取整体行动的收益;“信息不对称”,即作为企业资本的所有者的委托人与作为企业资本运营者的代理人二者比较,前者不如后者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财、物和产、供、销信息了解得多、具体和及时;“激励不相容”,即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行为动机上的差异,造成各当事人的努力动机不能互相刺激、互相促进。
民营企业由于产权清晰,所有者能够获得所有权带来的几乎全部收益,就有更强的激励机制去严格监督并防止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偷懒行为;而且民营企业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所有者本身就是经营者,自己掌握企业的真实信息,基本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的情况,企业的生产效率就高。即便民营企业成长壮大以后需要采取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如现代企业制度等,民营企业家也会去认真思考,慎重从事,一般不会拿自己的财产去开玩笑。相关的实证分析也表明:我国企业的效率从所有制结构方面来分析,私营个体企业效率最高,三资企业次之,股份制和集体企业再次之,国有企业效率最低。同样,对于等级制变量的效率比较发现,由于较低隶属等级的非国有企业效率高于那些等级地位高的国有企业,结果使得后者的规模优势丧失。非国有经济部门用10%左右的资金提供了5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也充分说明了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的效率优势。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民营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优势分析
比较优势
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能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非因为它得到了政府的保护,而是因为它按照正确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产品供需变动的市场信号进行资源配置,是凭借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来求发展。正是这种市场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使民营经济在进行产业选择和技术选择时能较好地利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个国家或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选择最有利的生产结构,这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选择自己的产业结构的过程。因此,在处于经济发展初期,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而资本十分稀缺并构成发展瓶颈的国家或地区,就应该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但仅仅作到这一步还不够,即使撇开国际贸易不谈,国内的生产也有一个技术选择问题。生产同一产品可采用资本多一点的技术,也可以采用劳动多一点的技术。这些可用技术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相同的,但一个国家的生产者到底采用哪种技术,必须视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而定。
如考虑一个具有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成本函数c(w1,w2,y)=Aw1α w2βy,其中w1,w2为投入要素,y为一个固定的产出水平。由谢泼德引理可知,条件投入需求可以由求关于投入品的价格的微分获得,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