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收入分配类型、差距及其政策取向

2016-12-16 01:02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中国收入分配类型、差距及其政策取向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个人收入分配的状况可以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铁饼型,二是尖帽型,三是橄榄型。
  铁饼型收入分配类型的特征是中间的最高收入人群和边沿的最低收入人群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的分配类型,其可能的有利之处是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平等程度高,大家在收入水平上没有多少可攀比的;其不利之处是每个人的经济贡献不能够显示出来,人们在收入水平上铁板一块,不能做到奖勤罚懒、优绩优薪。所以,铁饼型收入分配不能适用于发展中经济和市场经济社会。
  尖帽型收入分配类型的特征是社会上很少数人的收入水平远远处于平均水平之上,而有少部分人的收入处于平均水平左右,但是大多数人的收入大大低于平均水平,仅仅是处于贫困线和温饱水平之间。因此,宏观经济分析上使用的人均收入指标在这一分配类型中,无法反映大多数人的收入状况。尖帽型收入分配的优点是能够在短期内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局面,鼓励冒尖和竞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缺陷是形成贫富分化,或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大多数人陷入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改善的发展陷阱,社会不稳定,经济无法持续的发展。因此,尖帽型收入分配只能适用于市场经济从计划经济刚刚转轨过来的初期阶段。就是说,它只能适用于一个很短的历史时期,当社会上大多数人具备了关于基本人权、公平竞争和公民权利意识的时候,尖帽型收入分配的负面作用就可能会超过其正面作用。
  橄榄型收入分配类型在现代经济学中被研究得最多。橄榄型收入分配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模式。不过需要注意,“橄榄型”常常存在一个误解,即这个“橄榄”被躺着看,认为分配状况是左边和右边都小,只有不左不右的中产阶级的收入大;但是,正确的视角是把它立着看。橄榄型收入分配的特征是腰圆膀大、小头小尾,即最富有的人口较少,社会的大部分成员的收入处于中等水平,构成人数最为众多的中产阶级,而最贫穷的边沿人口也占很少数。所以,与铁饼型收入分配相比,橄榄型分配的优势是有一定收入差距,便于人们之间展开竞争;但与尖帽型收入分配相比,橄榄型的收入分配差距又没有那么大,处于收入底层的人口较少,便于实施社会救济和保障社会稳定。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那么,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状况相当于什么类型呢?由于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多重转型时期,其中包括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农业主体经济向工业化经济的转型、从乡村经济向城市化经济的转型、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型、从区域严重不平衡经济向各区域同时进行大开发经济的转型、从二元结构经济向新型现代化经济的转型、从经济活动包揽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等等,这些转型所形成的各种因素中有推动各阶层人群的收入都得到提高的因素,但是影响更大和更普遍的效应是促使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以合理或不合理的方式扩大。例如,不同经济成分员工的收入差距的扩大,同一工作岗位在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新兴和传统产业就业者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在岗位者与下岗失业者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等等。另一方面,经济的多方面转型也意味着原有规范(包括法律、法规、纪律、公德、个人道德等方面的规范)的破坏和个人获取“不义之财”的空间的扩大。由此形成的贪污腐败、行贿受贿、侵吞国有资产、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三乱”现象、逃税漏税、走私贩私等等非法“创收”手段的泛滥,又使得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以上这些因素造成的差距扩大,虽然也有不可避免的部分,属于建立新体制过渡时期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但是总体上是不合理和不合法的。因此,虽然经过第一阶段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800美元的底线,整个社会从总体上看也初步达到小康水平,但是,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远远没有达到既有公平竞争又有稳定保障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状况,而是处于尖帽型收入分配阶段。一系列的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在中国的全部居民储蓄存款中,最富有的20%的人群拥有全部存款量的80%,而其余80%的人口才拥有存款的20%。另据有关学者两年前的估计,中国拥有100万元以上财产的居民有100万人左右;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1%。显然,这里的100万~130万最富有人口构成了中国尖帽型收入分配的帽尖部分。占另外少数人口的帽身部分,无疑就是城市广大的工薪阶层和农村少数的先富农民。这些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5%左右,即4.5亿人。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仅不足“帽尖阶层”10万元的8%。在占中国总人口64%即8.3亿左右的农村低收入水平人口和少数城市贫困人口中,2002年的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只有2476元,在城市的受贫困救济人口平均水平只有2400元左右。这些作为“帽沿阶层”的人们的低收入,仅相当于“帽身阶层”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32%,并且不足“帽尖阶层”收入水平的3%。在这些低收入人群中,还包括在他们中间处于最低收入水平的农村贫困人口。据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记者招待会上透露的数据,以年人均625元收入的贫困线标准统计,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为3千万左右;但以825元的贫困线标准统计,农村的贫困人口将会增加到9千万。无疑,所有这些64%左右的低收入人口构成了中国收入分配中最广大的“帽沿阶层”。于是,由帽尖、帽身和帽沿三个阶层就构成了中国完整的尖帽型收入分配格局。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尖帽型收入分配状况的缺陷是容易形成贫富分化,或收入分配两极分化,使大多数人陷入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步改善的“发展陷阱”,造成社会不稳定,其结果很可能是经济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上一篇:关于对话的平等与自由——评郎咸平的“蝴蝶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