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日国际会议城市的构建探析(3)
2017-01-24 01:07
导读:神户以创造“海洋的文化都市”为主题,举办了“1981年港湾之行”的活动,吸引了1,600万人参加。此次活动首次以地方政府为运作核心,由此激发了各城市
神户以创造“海洋的文化都市”为主题,举办了“1981年港湾之行”的活动,吸引了1,600万人参加。此次活动首次以地方政府为运作核心,由此激发了各城市地方政府的主导活动,并充分体现出城市的地方文化特色。例如,以传统的农、渔业为主的千叶县,1983年提出“千叶新产业三角构想”,填海造地522hm2,建起了一个具有研究、教育、商业、居住等综合职能的会议重镇——幕张。其特点在于把大规模的展览场、国际会议厅,多用途活动广场都建造在同一座大型会议中心内,因此能够举办5000-6000人规模的大型会议,同时大型饭店、宴会场地充足,停车泊位达6000多个,成为以会议产业填海造城的最佳范例。会议产业为该地区每年带来约1,400亿日元的直接效益,波及经济效益达到3,000亿日元。
2005年的爱知世博会,给中部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估算,爱知世博会给爱知、岐阜、三重三个县带来经济效益达1兆2822亿日元。入场人数达到2200万人,远高于预期数字。相关收入超过4500亿日元,扣除开支外盈利50亿日元。会展期间,名古屋的5家百货商店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6.3%,宾馆爆满。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还给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后劲,使很多企业都计划在这一地区发展。
根据国际观光振兴机构(JNTO)的统计,2004年,召开国际会议1896次,有13万多名外国人参加,占入境总数的2.1%。其中,总人数300名以上、有50名以上外国人参加的国际会议有325次,有1000外国人以上的国际会议达到14次”。
日本会议产业由政府行政部门国际观光振兴机构(JNTO)管理,在日本会议局(JCCB)和JNTO的行政指导下,为发展日本会议产业,在加强成员间的合作、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国内国际会议的申请和举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JNTO和JCCB联合依法认定了50个“国际会议观光城市”,其中包括交通便利、会议设施齐备,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小城市。 2.3 中国国际会议产业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