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宏观经济政策反思及其转型的框架设计(2)

2017-03-31 01:05
导读:自1994年税制改革后,从财政收入的纵向分配看,中央从省里集中过多,省里从市地集中过多,市地从县里集中过多,而县则从乡镇、企业和农民头上集中

  自1994年税制改革后,从财政收入的纵向分配看,中央从省里集中过多,省里从市地集中过多,市地从县里集中过多,而县则从乡镇、企业和农民头上集中财力。只有这样,县乡镇才能平衡本级预算,才能养活庞大的吃皇粮的公务员和事业人员。这样,中央和省靠税收,市地、县和乡镇靠收费,结果,虽然中央再三强调禁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但是地方上从企业和农户中的收费很难减少,而且逐年增加。实际上,如果按照负债、开支、资产、未来收益计算,2/3的县财政几乎破产,3/4的乡镇财政已经破产,4/5的村债务累累,年年增加的税收和收费,已经使许多县乡村中的企业倒闭和濒临倒闭,许多小生产农户加速破产(大多数农业小生产难以为继,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如果收费太高,会加速农业小生产的破产,使城镇在还没有创造很多就业机会的情况下涌入大量的农民,加重城镇的就业压力),于是使得县乡村的税源更加萎缩。形成税费源减少,支出需要量大,越是加重税费征收,税费源越少这样的恶性循环。
  一些学者和官员总是论证中国的税负如何如何不重,财政比例如何如何在国民收入占的比例低等等。但是,从许多国有企业来看,不仅要交纳17%的增值税、33%的所得税等税项;还要交各种收费、各种摊派、各种罚款,还要订报纸、搞赞助等;还要办社会,支付已经给国家纳税而应当由国家维持的学校、医院、幼儿园等的成本。从个体私营企业来看,除了交正常的税收,各种收费、摊派、罚款、拉赞助、订报刊的“灰税”和“黑税”已经占到企业上交款项的1/2到2/3。企业再投资的积极性和能力受到极大的损害。目前吃皇粮人员(村、乡、县、市地、省、中央各级)福利、办公等费用就要占到国民收入的20%-30%,如果仅仅依靠税收来养活这些人,占国民收入16%左右的税收根本就不够用。我估计,如果将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国有企业税外的各种收费,个体私营企业税外的灰税和黑税算在一起,加上正当的税收,广义的财政分配已经占到国民收入的40%左右。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其次,再发行国债来扩大需求和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也受到制约。从国外许多国家实行的财政政策看,它是一个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一般三五年就应当结束。然而,如果今年消费需求的增长不见增速,社会投资不能替代国债投资,物价仍然低迷,信贷放款仍然相对萎缩,发行国债的政策就不可能退出,这使得短期政策长期化了。
  问题是即使我们继续实行发行国债来扩大总需求的政策,这种办法的边际作用也逐步下降。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国债的增长率在逐年下降,如果今后的几年里不大规模增发国债,国债的增长可能会趋于零,只能维持经济运行,而失去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到期的国债需要还本付息,到了还本付息的高峰年,每年发行国债的一半,甚至一半多都要用来还本付息;银行和居民所得的这部分还本付息收入,或者储蓄率很高,或者放贷困难。因而能用于扩大投资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国债收入比例下降。
  第三,常规的财政政策,其目的是通过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大需求,拉起物价水平后,社会投资进入,政府投资退出。而且,国债项目主要投资于非经营性的公共设施、生产性的基础设施和能源、电力等基础工业,这些领域的特征是短期内可以增加就业(主要是建筑安装、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增加短期的投资和消费需求;长期来看,没有增加就业的持续性。比如一条高速公路,在修筑时,需要很多工人,发放了许多工资,但是建成后,能增加的收费员、维修工人、管理人员等就业岗位非常有限。而由于政府投资的性质,政府投资于竞争性企业的经营和体制风险太大,国债投资基本上不能投资于加工工业和第三产业,而这些领域又是容纳劳动力持续就业的最大场所。这也决定了为什么财政政策是短期的措施,它的目的是刺激社会投资,而如果是用财政政策长期替代社会投资来维持一个国家的总需求,将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策略。
上一篇:收入差距与公共财政政策: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