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反思及其转型的框架设计(8)
2017-03-31 01:05
导读:第三,要放宽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抵押、担保和信用贷款等政策,开办创业小额贷款。一些中小企业是个人独资企业,一些是合伙企业,还有一些是注册资金
第三,要放宽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抵押、担保和信用贷款等政策,开办创业小额贷款。一些中小企业是个人独资企业,一些是合伙企业,还有一些是注册资金额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这些企业的贷款用资量不大,且企业的资产较少,因此,应当允许它们以个人家庭的房产等其他资产,或者借用亲戚朋友的房产证等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扩大抵押资产的来源。一些中小企业,如果效益较好,异地银行认为贷款可行,可以异地抵押、担保和贷款。还有一些中小企业,经银行评估后,效益很好,有订单,并且贷款可以安全收回,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扩大银行的自主权,允许银行自主发放信用贷款。
第四,调整银行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结构,今后的呆坏账准备金中,划出一部分用于未来银行向中小企业放款的部分呆坏账的处理。目前,银行呆坏账准备金绝大部分用于国有企业不良贷款的核销和国有企业的破产、兼并和重组等,这对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国有经济毕竟要退大于进,有所不为的大于有所为的,在过去10年中、目前、未来10多年中,对劳动就业的贡献越来越小,甚至要挤出大量的劳动者需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中小企业安置。国家费了这样大的力,用了这样多的呆坏账准备金资源,得到的却是要向外挤出劳动力。因此,需要思考的是,将如此多的呆坏账准备金都用于国有企业是不是合算?从未来的中小企业发展来看,银行向中小企业所贷的款不可能100%都能收回,总有一些小概率的贷款不能收回。因此,需要调整银行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结构,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的核销。
第五,央行从目前对商业银行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从具体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从文件管理转变为法制、政策和规则管理;财政税务部门应当逐步降低目前银行过高的税负,并规范税收,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放款的银行,对失业率高的地方放款的银行,对于增加就业的创业贷款,给予税收的优惠。放宽银行的产品创新、异地贷款、贷款利率等方面的限制,使各类和各种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能灵活地向中小企业贷款。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第六,开展存款保险、银行保险等业务;加强对中小民间银行的监管,不是对具体业务的干预,而是对一些风险指标的监控;形成全国同业拆借体系,使中小银行也能进入信贷资金的拆借市场。简言之,要形成一个流动性强、处于监管之下,并充满活力的中小银行信贷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和扩大消费,安全地注入信贷资金。 四、简短的判断 就2002年的经济形势来看,投资和出口拉动了当年强劲的经济增长,使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8%。但是,消费的增长率比前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消费物价从前年的正的0.7%转为负的0.8%,零售物价的降幅更大一些。从2003年甚至今后几年的经济形势看,投资是不是会像去年一样再增长23.4%?美伊战争是不是会爆发,出口是不是还会像去年增长21.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减员是不是会加快而更进一步影响就业和消费?今年国际上是不是还会像去年一样许多国家的农业受灾,使中国的农业产品价格略有上升并略有出口,保证农民收入不至于加入Wm而减少太快?这些都是不确定和不利因素。
因此,就2003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的经济形势看,除了积极吸引外资和扩大出口外,应当立足于刺激国内投资(主要是扩大能持续增加就业的投资),增加就业和再就业,降低失业率,振兴国内消费。财政和货币政策要着眼于鼓励国内投资上,实行市场取向的鼓励社会投资的财政政策和向中小企业扩大贷款投放的体制及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如果财政和货币政策能转型,争取在三四年中,将城镇失业率从目前的10%-11%降低到5%-6%,使国内消费的增长从目前的8.5%左右提高到12%-13%,消费物价回升到1%-2%的水平,并且GDP完全可以以8%的速度再连续增长三到四年。【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