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与问题(4)

2017-06-02 01:11
导读:(四)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相互影响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 1.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的相互影响。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货币政策的传导可以划分为
  (四)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相互影响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  1.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的相互影响。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货币政策的传导可以划分为三种不同的传导渠道,但在政策实践中三种渠道的传导往往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在此过程中相互之间可能是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分担货币政策当局的政策意图,也可能是恶性互动,相互制约,抵消或减弱货币政策的应有作用。从我国现阶段的现实状况来看,货币政策传导的不同渠道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表现为利率渠道与信贷渠道的相互影。向以及信贷渠道与资产价格渠道的相互影响。  (1)利率渠道与信贷渠道的相互影响。利率渠道传导的部分作用和信贷渠道的传导都必须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即需要以信贷机构作为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银行类金融机构成为连接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部分作用的共同载体,二者有可能相互促进,也有可能相互制约。按照国外相关研究的结论,信贷渠道在紧缩政策环境下存在,而在扩张政策尤其是紧缩之后的扩张环境下作用比较小。结合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尤其是利率变化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在扩张环境中信贷渠道与利率渠道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但力度比较小;而在减速环境中,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有一定的相互制约作用,至少是信贷渠道对利率渠道的作用有一定的制约,且力度比较大。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的经济扩张阶段,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作用是相互促进的。但1993年以来的治理通货膨胀的“适度从紧”政策实施时期,一方面表现为利率的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信贷投放表现为不断减速。而1997年以来虽然货币政策的姿态有所调整,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稳健政策,但在利率不断降低的同时,信贷活动仍然没有出现预期的松动现象,而是在继续收紧,使得利率渠道松动的效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为信贷渠道的紧缩惯性所抵消。美国自2000年热降温以来连续10次降低利率,之所以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信贷渠道的紧缩仍然在继续,虽然美国信贷渠道的作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在我国当前以信贷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的背景下,信贷渠道的紧缩惯性对利率渠道的松动的影响要更大一些,因此,我国当前因为信贷渠道抵消利率渠道作用从而使得货币政策力不从心的状况将继续延续下去,从“9·11”以来的客观需要货币政策在进一步扩大内需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但从货币政策传导的现状来看,要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比较困难。  (2)利率渠道、信贷渠道与资本价格渠道的相互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虽然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深度仍然比较有限,但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初步改变了原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资产价格开始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作用,并且对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的传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一方面由于我国现行经济体制尤其是现行国有企业制度、医疗体制、养老保险体制和体制等体制性、阶段性因素对实体经济中的投资和消费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而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及当前存在的一些扭曲现象为证券类资产价格的攀升包括一定程度的泡沫提供了便利,因此,降低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比较小,而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比较大,以致一段时期出现了利率政策为股市走势所牵动的被动局面,致使利率渠道自身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而被资本市场所吸收。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行为机制的变化,致使信贷渠道的作用受到了一度的限制,从而使得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方式间接进入股市,导致资产价格的攀升。如果说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和收入效应即资产价格上升对消费和投资的促进作用比较大的话,那么资产价格渠道对于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的吸收和“兼并”所造成的影响将是比较有限的。当前的问题是,我国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和收入效应比较小,因此,资产价格渠道对于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的影响不是两条小河相汇形成大河,而是两条小河汇合之后一起消失,即几个传导渠道不是相互促进,而是相互削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利率杠杆的运用和利率渠道的传导以及信贷渠道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都被动地与资产价格变动和资本市场走势联系在了一起,对于货币政策的操作及其作用的影响发挥构成了一定的约束。要想影响发挥货币政策的应有作用,必须大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加入WTO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加入WTO必将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造成一定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加入WTO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将主要集中于信贷渠道的影响。根据国外加入WTO的经验,加入WTO有利于一国整体金融服务的改进,一是外资银行在金融服务包括信贷投放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和制度优势,甚至不会存在惜贷、慎贷现象;二是外资银行加入之后金融服务业竞争的加剧,有助于促使内资银行尤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进金融服务,减少惜贷、慎贷现象;三是外资银行不可能设置过多的分支机构,可能将从内资银行购买存款,有助于信贷资金整体上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四是外资银行在竞争的同时,必将为内资银行提供的榜样,内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可以说是在竞争中共同发展,如此一来,必然有利于信贷渠道的疏通和货币政策的传导。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外资银行进入对从整体上改进国内金融服务的影响将是有限的,因为外资银行将主要分布于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一般不会进入信贷渠道阻塞比较突出的市县一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外资银行的竞争,对于资产状况不甚理想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具有比较大的潜在风险,并有可能引发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的惜贷、慎贷甚至信贷收缩行为,无论对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还是利率渠道的传导都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从中长期来看,加入WTO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将是广泛而复杂的,一是证券业的开放和外资证券公司的设立有助于打破当前资本市场的诸多扭曲,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全发展,从而有利于通过资产价格渠道对于货币政策的传导;二是虽然加入WTO并不直接要求金融业混业经营和资本项目的开放,但外资金融机构和外国资本的进入,客观上有助于打破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推动金融创新,并将推动资本项目开放,不仅有利于利率渠道的传导,也将有利于资产价格渠道的传导,同时也将为未来通过汇率渠道的传导创造有利的条件。
上一篇:炫耀性消费的经济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