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3)
2017-07-03 01:09
导读:目前,很多区域都在争先恐后地争夺“试验区”的名额,虽然中央明确规定不再给试验区优惠的政策,但是根据对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研究,这
目前,很多区域都在争先恐后地争夺“试验区”的名额,虽然中央明确规定不再给试验区优惠的政策,但是根据对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研究,这些地方自从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后确实在基础实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明显的“优惠待遇”都吸引着各个地区的相互竞争。但是,笔者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为,试验区政府将对区内的建设自主权加大,对改革的最难处进行探索,例如,农村土地流转与收益分配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敏感问题。但是,国家对试验区具体问题探索的管理程度减少,如果试验区的各种基础相对薄弱,它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将不会很强,那么,综合配套改革的帽子,将不会成为光环,甚至会成为负担。因此,准备争取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地区应该理性分析,对本区域有明确的定位,并要有防范改革带来的各种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良榆.从改革的发展演变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J].城市,2006,(4).
[2] 郝寿义.天津滨海新区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J].城市,2006,(3).
[3] 施红星,方志耕,阮爱清.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的系统设计[J].开放导报,2007,(4).
[4] 武友德,潘玉君.
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 郝寿义,高进田.试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J].开放导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