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宏观调控的新模式:高位控制模式(2)

2017-08-04 06:53
导读:2.逐步升级模式。它是当前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模式。该模式有两大特点。一个是逆经济惯性的方向进行调节,即在经济增长率上升、出现通胀迹

  2.逐步升级模式。它是当前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模式。该模式有两大特点。一个是逆经济惯性的方向进行调节,即在经济增长率上升、出现通胀迹象时,采取紧缩措施,抑制经济的向上惯性;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出现通缩迹象时,采取扩张措施,抑制经济的向下惯性。另一个是同方向、小幅度的连续调节,也就是微调。由于做到了逆经济惯性调节,因而逐步升级模式大大减小了经济波动幅度。
  但微调有一个弱点,就是它的力度太小,每次仅变动利率0.25个百分点,往往低于经济惯性的冲力,因而只能延缓经济趋于过热或过冷,而不能及时加以制止。例如当经济增长率超过潜在增长率、出现通胀压力时,小幅度地提高利率,虽然能延缓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势头,但无法使之由上升转为下降,结果经济增长率继续上升,政府或央行不得不一再提高利率,直到利率提高到很高水平,才制止经济过热。如美国为对付通胀压力,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连续17次提高利率,使之从1.25%逐步上升到5.25%。这不仅延长了调控时间,错过了最佳时机,而且经济增长率偏离潜在增长率的距离也越来越大。
  政府调控力度有时所以要大一些,是因为经济增长率偏离潜在增长率后,要扭转经济运行方向,使之向潜在增长率回归,力度小了不行,必须是中等以上的调控力度。事实上,西方国家政府也是靠多次微调积累成“重调”才制止了经济过热或过冷,但已经耽误了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率偏离潜在增长率的程度较大,从而造成经济波动偏大。
  可见逐步升级模式虽然好于大起大落模式,缩小了经济波动幅度,但还无法保持经济在高位运行,有时波动幅度偏大。例如美国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的3.7%一下子跌到2001年的0.8%,下降了2.9个百分点。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高位控制模式。它的每个调控周期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经济增长率超过潜在增长率、出现过热或偏热时,果断采取紧缩措施,扭转经济运行方向,使之由上升转为下降,如我国政府对2004年的过热和2006年初的偏热,不仅判断准确,而且及时采取了紧缩措施,抢占了宏观调控的先机。
  但是仅及时采取措施是不够的,还要掌握措施的力度。力度小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力度大了又会矫枉过正。一般来说,如果对经济过热发现早、动手快,过热程度还不高,就没有必要采取高强度的紧缩措施,采取中等力度的紧缩措施就可以了。我国政府正是这样做的,因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刘树成教授将这种方法称为反冒顶,陈东琪教授称之为点刹车,都强调要及时制止过热。
  在经济增长率由上升转为下降后,宏观调控进入第二阶段,主要是对付经济的向下惯性。这一阶段最为复杂,处于两难境地:如果不减轻紧缩力度,在经济向下惯性的冲击下,经济很快会出现大幅度滑坡;如果紧缩力度放松过大,又会引起过热反弹。对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双稳健政策,实现了软着陆,顺利解决了这个难题。
  双稳健政策有2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为了防止经济大幅度下滑而放弃原来的紧缩措施,以避免过热反弹;第二个含义是逐渐和稳步地减轻紧缩力度,以防止经济大落。从我国政府的双稳健政策的实行结果来看,达到了预期目的,将经济运行稳定在10%以上的高位区间。
  在第二阶段,宏观调控以微调为主,主要是逐步降低紧缩力度或者说是逐步加大扩张力度,以对付经济的向下惯性,防止经济增长率过度下滑。这里需要说明减轻紧缩力度与加大扩张力度的关系。两者实际上是一回事。以利率为例,当它从5%下降到1%时,既可以说是紧缩力度减轻了,也可以说是扩张力度加大了。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在运用扩张手段来抑制经济向下惯性的过程中,如果扩张力度过大,或经济的向下惯性突然变小,都可能使经济运行方向发生变化,由下降或平稳运行转为上升,从而进入宏观调控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的任务是以微调为主要手段,对付经济的向上惯性,防止经济过热。当经济运行方向从下降转为上升后,宏观调控的方向也要随之转变,从逐步扩张政策转为逐步紧缩政策,切不可继续坚持扩张政策,加大经济惯性的向上冲力。我国2004年的过热和2006年初的偏热,都是在经济增长率从下降转为上升后,没有及时采取紧缩措施造成的。例如,我国经济增长率从2005年第三季度开始上升,到2006年第二季度达到高峰,在这期间,对信贷增长率控制不严,仅2006年第一季度,信贷增加额就超过全年计划的一半还多,造成了投资过热。我国历次的经济过热都是对经济增长率的上升采取放任不管甚至推波助澜造成的。
上一篇:关于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