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机制视角下的和谐劳资关系构建(4)
2017-08-06 02:41
导读:3.工人一方良性动力机制的建立 工人一方良性动力机制的建立,同样需要地方政府的引导和帮助。地方政府一是要在企业中大力培育能起作用的工会组织。
3.工人一方良性动力机制的建立
工人一方良性动力机制的建立,同样需要地方政府的引导和帮助。地方政府一是要在企业中大力培育能起作用的工会组织。一个理性而又具较高协商水准的工会组织,是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企业中的工会组织天生有维护工人权益的动力,而且相对职工代表大会、企业党组织等其它组织而言,工会更容易贴近工人,更能搜集和反映工人的意见,并在体制内进行有序表达,化解矛盾。二是要引导企业中的工会组织合法维权。地方政府要因势利导,支持工会合法维权,引导工人在法律许可内进行利益表达和解决问题。人类发展史表明,如果社会中缺乏有组织的集团或这种集团不能充分代表自己的利益,一个偶然事件就有可能爆发难以控制的冲突。地方政府要对工会组织进行帮助和引导乃至培训,促使其具有协商能力和维权动力。在工会建立初期,要通过制度和程序设计,消除劳资博弈中的部分工人的搭便车行为,从而使工人积极参加工会组织。三是借助和引导其他组织参加维权。近年来,在我国沿海地带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帮助农民工维权的非政府组织,其组织目标即是帮助工人维权。非政府组织参与维权,一般较为高效,且不增加政府和社会负担,是较为现实和经济的维权渠道。政府对其进行合理引导,适当支持,形成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辅助的局面,对多方都有利。
此外,要降低实际存在的维权边际成本,使工人具有理性维权的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急速转型,政策和法规未能及时跟进,工人维权成本过高、周期过长等现象逐步显现。根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对农民工维权成本的调查,为了索要不足 1000元的工资,完成所有程序,农民工维权需要直接支付至少920元的各种花费;花费时间至少11至21天,折合误工损失550-1050元。所以,迫切需要尽快修改有关规定和政策,尤其是要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工人的边际维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