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的港口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
2017-08-06 03:40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开放经济下的港口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 要:港
摘 要:港口部门作为国家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其产业安全问题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这可以从今年的跨国港口并购案中得到充分印证。本文提出了港口产业安全的理论研究框架,研究了外资大规模进入对中国港口产业安全的影响机理,最后提出了旨在维护港口产业安全的政府规制行为取向。
关键词:开放经济;港口;产业安全;外资;政府规制 一、问题的提出:美英两国港口并购案对比 在今年的迪拜海港世界公司并购美国港口案中,虽然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的12名成员一致同意批准了这项交易,美国布什总统也强调批准的理由主要有三点:第一,保护美国港口安全的不是任何外国公司,而是美国海岸警卫队和海关与边境控制署;第二,迪拜海港世界公司记录良好,并已向美国政府做过安全承诺,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对该并购案进行了长达30天的严格审查,委员会的12名成员最终一致同意批准了这项交易,第三,阿联酋是美国忠实的盟友,除了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为美国提供支持外,还帮助美国切断恐怖组织的金融网络,提供重要的反恐情报。但美国国会和美国主流媒体却以
政治和意识形态为标准强烈反对这宗交易。2006年3月8日,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以62票对2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一项修正案,否决迪拜海港世界公司对美国6大港口运营权的收购。次日,迪拜海港世界公司最终被迫放弃港口部分的交易。 与美国相比,英国对于向外国资本出售本国重要部门企业的限制要宽松一些。最近,英国第一大港口集团——英国联合港口公司正在接受以高盛为首的外国财团和澳大利亚Macquarie公司的竞价,从而将转让其管理的港口。英国联合港口公司的前身是1962年建立的英国交通船坞管理局,共经营着英国的21个海港,其中包括著名的南安普顿、普利茅斯、卡迪夫等港口,占到了英国海运贸易总量的1/4。近年随着全球贸易的蓬勃发展,全球港口物流产业迅猛增长,一国的经济增长对海港的要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财团也因此对投资基础设施和货运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英国四面临海,有着众多的优质港口,英国的港口因而受到投资者青睐。此前,迪拜海港世界以6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英国铁行集团,而英国PD港口公司则被澳大利亚的一家投资基金收购。英国联合港口公司已经是自 2005年以来,第三家准备出售股权的英国港口公司。相对于美国百般阻挠迪拜公司收购美国港口,英国的限制相对较少。 英国开始允许外资控制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始于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当时保守党政府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改革就是把垄断产业推向自由市场竞争,后来的布莱尔工党政府支持并继续推行这种政策。英国政府之所以在此表现得较为宽松,首先是由于在经济理念上更加推崇自由市场,其次英国对于外国企业的收购也并不是来者不拒的,而是选择性的处理不同国家企业的收购请求。在英国经过了百年工业发展和高度商业化的基础之上,外资收购在经济上很难带来多大负面作用。实际上,英国允许外国企业掌控其战略产业并不是绝对的,同样是建立在一定的安全前提条件下。 港口是水路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是水路运输系统的基础设施和必备条件。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途径,港口在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产业。过高的港口成本会削弱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阻碍经济增长。这样,撤销贸易壁垒带来的自由贸易预期收益,就可能被港口部门的低效率所抵消。所以各国政府都对港口产业的改革、发展和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外国资本的进入设置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条件。即使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也普遍强调通过适当程度的政府规制来保证港口产业安全。美国以政治表象来否决迪拜海港世界公司对其港口的收购,深层次的原因很可能仍然是出于维护其港口产业安全的考量。本文下面的部分将首先提出港口产业安全问题的理论研究框架,再实证性研究外资大规模进入对中国港口产业安全的影响,最后相应提出旨在维护港口产业安全的政府规制行为取向。 二、港口产业安全的理论框架 从直接动因来看,产业安全问题主要是由外商直接投资引发的,指外商利用其资本、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合资、直接收购等方式控制国内企业,甚至控制某些重要产业,抢占国内市场,由此产生对国家经济的威胁。因此,产业安全保护的重点是本国的幼稚产业和支柱产业,对外开放的进度在客观上就要求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相适应,以保护战略产业不被国际垄断资本所控制。事实上,产业安全的根本动因在于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和民族国家界限、民族国家利益的存在。在全球化悖论中,经济民族主义也日渐兴起。主要国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和国际竞争的发展进程中,都力图保持本国港口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始终保持着民族资本对港口产业主体的控制。具体来讲,港口产业安全问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港口产业控制力 从产业安全角度考虑的港口产业控制力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本国资本对港口产业的控制力量和对市场的占有程度,第二是本国政府对港口产业的影响力和产业政策效应。产业控制力的高低主要受国际资本进入的影响,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会对本国资本的港口产业控制力造成约束。 2.港口产业国际竞争力 港口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是其长远发展的基本依托,也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根本保障。各个国家都在采取多种政策措施,试图将传统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客观地讲,港口产业安全的核心问题就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国际竞争力理论是港口产业安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港口产业保护 港口企业跨国化的发展及国际归属的模糊化,使得对民族产业的保护缺乏操作性。但从发展的角度看,港口产业保护政策仍应服务于提高产业安全性的目标。对于中国港口产业而言,适度加以保护和提高扶持力度,同时加快港口资源整合,是提高其产业安全度的重要途径。 4.港口产业安全评价体系及预警系统 港口产业安全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因此,在清晰界定港口产业安全的研究范围以后,应该对产业安全的水平和程度进行测度,从而需要提出一整套对于港口产业安全的
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预警系统。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港口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并监控其产业安全的现实水平和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