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责任的变迁与政策激励分析(2)
2017-08-07 02:58
导读: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会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企业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清洁生产使企业在生产过程的源头就开始考虑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
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会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企业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清洁生产使企业在生产过程的源头就开始考虑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如何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在减少环境负面影响的同时企业也能够获得经济效益。
没有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就不会有循环经济的深入和发展;随着循环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对企业的环境责任与角色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以适应经济模式的转化。所以企业主动承担应有的环境责任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
二、企业在逐渐深化其环境责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矛盾、企业与企业之间博弈,如何让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必须通过政策和市场的调节实现
环境责任的深化要求企业持续改进,不断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因而仅仅依靠国家的法律法规制约企业的监督管理方式不能鼓励和刺激企业主动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承担环境责任的同时必定会考虑涉及经济效益:虽然从长远看,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环境技术创新的预防性和评价性费用在短期内增加了其成本,企业在竞争中受到影响。
同时不同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博弈:主动多承担环境责任的企业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先机,利用机会成本获得竞争优势;但如果仅仅少数企业愿意承担这部分环境责任,意味着这些企业需要比其他企业多负担环境成本,反而使这些企业经济利益受损。所以,在主动承担环境责任时企业既会担心其他企业获得竞争先机,又怕主动多承担环境责任使企业自身受损。
与被动遵守环境法规不同,企业在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不同: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主动去承担环境责任,反过来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推动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使社会提出新的进一步要求。这应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如果企业都不去主动承担环境责任,那么就很难使循环经济推向深入。虽然应该是企业主动承担,也必须有外在的大环境条件推动着企业,让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就需要政策和市场的力量调节。 越是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的导向作用就越大。随着消费者环境意识的不断提升,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会提升企业的形象,同时为企业创造新的商机。市场的认知程度越高,对企业环境责任的要求就越高,从企业被动守法到要求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这种导向作用引导着企业的竞争方向,促进其经营和管理方向的不断调整。例如白色塑料袋的污染严重程度被人们逐渐认识,市场就会要求包装材料替代,如果企业继续使用白色塑料包装或不承担回收的责任,消费者就会降低对其产品的选择热情,这必定会促进企业主动寻找可循环、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大学排名 市场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往往使企业很难准确把握环境责任的时机和程度,政府的政策引导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站在宏观发展的高度,从整个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求着眼,给与企业适当引导和鼓励,帮助企业能够把握现阶段所应承担的环境责任。此外,政府可以通过搭建技术和管理平台,使企业降低创新的成本、难度和风险。以韩国政府为例,在2001年实施《下一代环境技术开发实业10年计划》,政府投资10亿美元和民间投资4.36亿美元,依次促进现有的环境问题解决技术、中长期战略性环境技术以及未来核心环境技术开发①。
政府的调节不仅仅是引导企业,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由政府承担部分的环境成本费用,降低企业环境责任的门槛,鼓励和引导企业愿意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如对于环境友善的产品(不仅仅是环境标志产品)政府往往对采取补贴的鼓励政策,美国规定:凡在美国市场出售的能够达到A 级的节能洗衣机,每出售一台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德国也有类似的政策。对于过程中的环境改进,无法像产品那样定量评价,因而往往采取政府投资、无息(低息)贷款、减免税收等方式对企业鼓励,如丹麦对风力发电及其设备减免部分税,同时给予可再生能源发的电0.27丹麦克朗/千瓦时的补贴,此项措施使丹麦不但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已占到总电量的35%,预计到2030年可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