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责任的变迁与政策激励分析(3)
2017-08-07 02:58
导读:三、我国的环境政策应适应循环经济进程,不断推进企业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在推进过程中,一方面需通过宏观政策引导使企业不断加深承担环境责任的
三、我国的环境政策应适应循环经济进程,不断推进企业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在推进过程中,一方面需通过宏观政策引导使企业不断加深承担环境责任的主动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支持激励政策,降低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难度和成本
循环经济下的环境政策调整就是要以提高资源和物质使用效率为核心,一方面培养引导消费者逐渐学会接受负担环境成本,增强市场对企业的导向作用,强化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主动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不断提高环境标准等手段,使企业逐渐转变原有的只需能够达标排放的观念,使企业逐渐认识到需要承担的环境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提高。例如韩国为推进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产品,2002年韩国政府实施公共机关义务优先购买再利用产品制度,并为进一步扩大再利用产品市场,对优秀再利用产品认证并对这些产品跟踪监督。目前韩国优秀再利用产品认证范围已扩大到249种,2003年市场规模达39亿美元①。如果企业没有主动承担环境责任的意识和紧迫性,那么当政策调整转变时企业在竞争中就会处于一种极其被动的劣势。
宏观环境政策调整会加快企业的改变。如污染预防的理念首先在国外先进企业生产过程中形成,后政府通过各种激励政策鼓励企业从事清洁生产,当条件成熟时以立法的形式强制性要求所有企业清洁生产。企业就需时时关注环境政策的引导方向,这些政策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环境法规。及早实施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大大增强了企业及早承担环境责任的紧迫性。
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的预防性环境成本应由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三方共同负担,各自负担的比例取决于政府对市场的把握和调整。在培养市场的初期,政府负担的比例应适当加大,因为消费者对其接受程度有限,企业观念和技术上都有难度,政府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性引导上加大投入明显增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当市场逐渐成熟后,消费者和企业的负担比例逐渐加大。此时,政府的负担成本重点应逐渐转向对市场方向的调整上,站在宏观的高度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完善,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有效衔接,延伸生产者的责任,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责任要求,三者的良性循环关键核心点是国家的环境政策。
大学排名
总之,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会随着循环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其内涵不断扩充;循环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企业承担起更多的环境责任,我国的环境政策的投入重点应由“治”逐渐转向“预防”,这样才能够激励企业不断主动承担环境责任。
参考文献:
[1]Braden R. Allenby.工业
生态学政策框架与实施[M].翁端,译.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25-238.
[2]韩国环境部.环境白皮书[M].2005.
[3][德]厄恩斯特.冯.魏茨察克,等.四倍跃进[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244-271.
[4]马小明,赵月炜.环境管制政策的局限性与变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6):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