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开发区发展中“软件”的作用(2)
2017-08-07 06:59
导读:二、苏州经济发展中的精神因素——苏州“三大法宝” 苏州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按照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敢于摸着石头过河,敢试、敢闯
二、苏州经济发展中的精神因素——苏州“三大法宝” 苏州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按照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敢于摸着石头过河,敢试、敢闯、敢于在没有路的地方踏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大发展大变革的创新之路,创造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亲商理念”这“三大法宝”。 ァ (一)张家港精神ァ ≌偶腋凼浅そ、太湖流域最古老的地区之一。2006年是张家港撤县设市20年。昔日被称为“苏南北大荒”的张家港,早已成为沿江重要港口、工业城市。张家港人自己总结,飞速发展靠的是“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1996年时,张家港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5.2%、59.8%、35.0%,第一产业比重降到了10%以下,张家港已从一个农业地区转变为一个工业强市。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30亿,当年财政总收入达到9.5亿元。ァ 〗入新世纪,张家港人赋予张家港精神“争先、创新、务实、富民”的新内涵。2005年,张家港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5亿元,比1986年增长了48倍;财政收入108.38亿元,比1986年增长了56倍;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896亿元,比1986年增长了74倍。形成了冶金、纺织、化工、机电、粮油食品、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2005年末,张家港全市拥有“三资”企业1326家,累计注册外资突破6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1.2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达106.4亿美元,有200多家国际知名公司前来投资兴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18家,成为长三角地区外资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同时,张家港充分利用沿江深水岸线优势,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内河型国家级保税区和区港联动保税物流园区,建设了50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开通了16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张家港口岸年吞吐能力在2006年底超过了1亿吨,成为长江沿线最大的国际性贸易商港之一。ァ 〗年来,张家港市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前茅,在最新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张家港位居第三。此外,张家港还是全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的县(市)之一,是全国首批国家卫生城市、全国首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市”。这些成绩和荣誉的获得,“张家港精神”功不可没。ァ (二)昆山之路ァ 1984年,昆山自费开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没有国家优惠政策、没有资金支持、缺乏人才资源的 “三无”状态下发展,连150万元启动资金也来自借贷。苦干8年后获得国家承认,走出了“昆山之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闯出路来,也是敢闯,敢拼,敢干,勇于从落后中崛起的拼搏精神。 ァ ∽畛跫改辏昆山开发区主要走内联之道,引进了一大批上海企业和三线企业,从而走上工业化的快速通道。90年代初,浦东开发给昆山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服务浦东,当好配角,错位发展,打好时间差”的竞合方略,又让昆山人抓住了台资企业向内地转移的第二波浪潮。一批以台资为主的外资企业的到来,使昆山之路日益转向外向型道路。1991年,投资2950万美元的台资项目沪士电子落户昆山开发区,随后,号称开发区“四大金刚”的统一食品、捷安特自行车、樱花卫橱、六丰机械等台湾上市公司相继而来,每个项目的投资都在3000万美元以上。昆山开发区逐渐成为台资企业的集聚地。到目前为止,昆山的台资企业总数超过1300家,总投资近百亿美元,常住台商3万人以上。1992年,昆山开发区终于正名,经国务院批准,跻身国家级开发区序列。ァ (三)园区亲商理念ァ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时提出,“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在他的亲自关怀下,中新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的协议。1994年5月,中新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在苏州金鸡湖畔正式启动。十二年来,苏州工业园的发展突飞猛进,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 40%左右,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94年增长51倍,达到581亿元;进出口额比1995年增长1353倍,达到406亿美元;累计上交各类税收432亿元,创造
就业岗位38万个,城镇职工年收入达到2.8万元,农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元,比开发初期增长了5倍。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中国发展速度最快、协调发展最好、经济效应最佳、科技含量最高的开发区之一。ァ ∷罩莨ひ翟耙允澜缪酃獯蟮ń杓新加坡先进管理经验,吸收优秀文化成果的“园区亲商理念”,成为十多年来园区发展中最为闪光的亮点。亲商,从根本上讲,是政府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行政方式上的转变。把企业当朋友来对待,主动考虑企业的一切需求;切实“亲商、安商、富商”,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服务;做到政府不像政府像企业,官员不像官员像服务员,这样的服务理念,这样的观念转变,正是“亲商理念”的精髓所在。这种在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政府主动接轨国际市场、按国际“游戏规则”办事的全新意识,是苏州工业园十多年发展的最大成就。“亲商”体现在主动为企业考虑,主动向企业提供各种帮助,主动定期上门访问以解决各类问题,体现在“24小时×7天”的贴心服务。园区十二年的发展,充满探索和思考。园区管委会的官员们普遍认为,从管理衙门到服务窗口的地位转变,从管理者到服务员的角色转变,是这场思想观念革命中最表层也最深刻、最直接也最艰难的一次突破,这其中蕴含的意义,值得每一个政府机构思考。权力充分下放,权限透明公开,园区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使企业的商务成本进一步降低,使管委会的工作更加高效。同时也使管委会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到位、体贴入微的服务。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