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产业集群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3)

2017-08-09 05:26
导读:2.2.2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拉动产业集聚。民族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依托“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项目及其他国家重点工程,促进了生产要素集

  2.2.2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拉动产业集聚。民族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依托“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项目及其他国家重点工程,促进了生产要素集聚,加快了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
  2.2.3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一批有影响、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及企业集团开拓了市场,创出了品牌,不断带动基地建设,引领其他相关配套企业的成长、壮大。
  2.2.4产业集群出现多种聚合方式,主要有主导企业带动型、资源禀赋形成型、园区带动型、市场聚合型;集群发展的活力也在加强。
  2.2.5特色产业多集中于初级产品市场。民族地区的特色产品产量大,质量高,但对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却有限,主要原因就在于民族地区的特色产品绝大部分是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缺乏深加工,附加值低,从而导致收入不高,同时也没有更多带动有竞争力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2.2.6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少。在产业分布上,民族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从规模到数量都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几个高科技园区。当前,各区都在规划、启动高新技术项目,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2.2.7市场发育相对滞后。民族地区的市场化改革落后于其他地区,市场化水平比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特色经济的发展。特色产品需要依靠市场力量来调节供给与需求,确定价格,如果相应的特色产品市场得不到很好的发育,这就容易导致特色产品的供需失衡、价格无序和自我竞争的发生。
  总体来讲,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启始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相对较少,大部分产业集群仍处在产业集聚阶段,有的还仅仅是个雏形。实践中,现有集群存在着产业链条短、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分工协作差、科技创新能力弱、知名品牌少、经济辐射能力弱、缺少专业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产业集群特有的集群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市场扩张优势、创新扩散优势等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立足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树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明显之处在于鲜明的民族性。由于民族的差异性,决定了区域发展观存在着差异性,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模式的理解,构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区区域发展观。其二,民族地区具有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对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无论是市场对微观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还是区域性地方政府的中观层次的调控作用,甚至宏观层次的中央政府调控作用,都必须适应民族地区对区域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不能“一刀切”,即民族地区区域资源配置与调控方式的特殊性。其三,在各民族地区,由于区位条件、历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存在差异,发展产业的形式与结构各不相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尽相同,使得各区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也相应呈现出差异性。   当前,对于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决策和规划都应充分认识这些特点,由此树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民族地区缺少沿海经济起飞时好的商业环境(沿海区位优势、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国内经济短缺、国际产业大量转移等),因此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要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抓好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的建设,促进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3.2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
  民族地区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结构、文化环境各有不同,因此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应有不同特色,不能一窝蜂地去发展某一种产业集群模式,尤其避免与沿海地区产业雷同和低水平竞争。应充分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区位品牌”,不仅要使物质资源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还要使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也被整合到产业集群的体系之中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
上一篇:重大事件影响下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 下一篇: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