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投资政策回顾与评价(3)
2017-08-19 04:22
导读:(二)风险投资政策的作用效果不够明显 我国虽然一直没有出台专门针对风险投资业的政策,但是涉及到的政策对风险投资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特
(二)风险投资政策的作用效果不够明显
我国虽然一直没有出台专门针对风险投资业的政策,但是涉及到的政策对风险投资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自2004年以我国风险投资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成绩斐然。2006年的中国风险投资业延续了,2006年投资金额达到143.64亿元,比2005年增加22.17%。例如中小企业板块的建立之后,有62%的项目退出方式为股权/股份转让,低于2005年的七成,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退出已升至32%。资本市场在风险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展现。[5]
但是一些政策作用的效果并不够明显。如虽然《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实施已经掀起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扶持种子期项目的浪潮,但目前效果还没显现出来。2006年种子期项目数比例与2005年保持一致,仍未扭转2003-2005年调研结果中出现的逐年比例下降的态势,种子期项目融资水平依旧不足。[5]
(三)风险投资相关经济政策力度明显不到位
风险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力,需要多项经济优惠政策支持,且扶持力度必须适当大。国外对发展创业投资的鼓励措施主要体现在税收优惠上,而且优惠的力度较大。如美国政府为了鼓励私人风险投资的发展,将风险企业的所得税率由1970年的49%降至1980年的20%。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美国风险投资在80年代初以年均48%的幅度激增。法国在1985年颁布的85-695号法案中规定,风险投资公司从持有的非上市公司股票中获得的收益或资本净收益可免交所得税,免税数额最高可达收益的三分之一 [6]。
而且我国创业投资机构赋税比较沉重。2003年创业投资机构总收入为8.6亿元,上交税收9720.5万元,所得税6387.4万元。创业投资机构平均收入大概1200万元,平均上缴税收143万,所得税平均值94万,赋税负担超过收入的10%,高于其他大多数行业8%以下的标准 [7]。过重赋税影响投资的预期收益,使投资运营的积极性难以高涨,常常导致一些风险资本甘愿长期滞留于风险企业,最终沦落为普通投资,丧失了风险投资的本意,不利于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我国风险投资政策环境并进行评价,发现我国风险投资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政策体系缺乏系统性;作用效果不够明显;力度明显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并完善。
参考文献:
1.林良镱,2004年度中国风险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综述[J],中国风险投资,2005.3
2.800万元即可注册创业投资机构河南创投门槛全国最低[J],经济政策法规参考.2005(7).P23-24。
3.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06)[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王亚民等,美欧风险投资比较研究及启示--基于现代产业组织理论SCP模型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02.11.
5.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06)[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6.陈德棉,蔡莉著,风险投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7.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04)[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