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西部国债政策研究(2)

2017-08-24 01:54
导读: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理论和政策演变说明,不同时期的国债理论与当时经济形势相适应,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主流经济理论;不同时期的国债政策主

  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理论和政策演变说明,不同时期的国债理论与当时经济形势相适应,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主流经济理论;不同时期的国债政策主张服务于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怎样结合一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适时实施国债政策,这一点非常重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中央政府曾运用国债手段有效地刺激内需,世纪末又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增发大量国债以支持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而近年经济形势趋好,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国债政策是否会继续担当西部大开发的重任及如何担此重任,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西部大开发后国债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出发,对国债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探讨。
  
  二、西部国债政策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汤凤林:西部国债政策研究(一)西部国债政策实施现状
  据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资料统计,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2000年到2004年底,中央发行7 000亿长期建设国债,其中1/3以上用于西部地区,到2004年底累计有2 700多亿元的国债资金投向西部地区。而投入到西部的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累计达到4 600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达到5 000多亿元。西部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式有拨款补助、国家资本金注入、转贷方式和贷款贴息等,启动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参与西部大开发;在使用结构上除投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外,还用于产业升级和科教进步方面,这有助于西部经济迈入依靠科技进步的良性轨道[6]。
  西部国债政策实施大大促进了西部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2001年到2004年间西部地区投资率比全国平均水平年均约高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边际产出率比全国平均水平年均约高0.08元,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也由1999年的23.9∶39.3∶36.8调整为2004年的19.5∶44.3∶36.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之和增加,结构优化速度提高[7]。
  2005年,中央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由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适当减少了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并着力调整了国债资金投向结构。在支援西部经济建设的国债资金中,除继续支持大量的在建国债项目外,加强了对西部的农业、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薄弱环节的投入,特别是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设的投入。2006年、2007年我国长期建设国债在规模上逐年缩减(分别为600亿元和500亿元),结构上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西部的农业、科教文卫就业和社会保障、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等仍是国债资金投向的重点(唐福勇,2007)[8]。
  
  (二)西部国债政策运用存在的问题
  西部国债政策虽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债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出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积极财政政策淡出所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
  当前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中央国债发行增量逐年减少,对西部国债资金投入力度也随之逐年减弱。自2005年以来,国家发行的年度国债增幅大量缩减,长期建设国债发行量也迅速回落,西部能获得国债资金支持力度大为减弱,西部国债直接投入及其带动私人资本投入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也在减少,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回落。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5年西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6 004亿元,增长速度30.6%[9];2006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20 021亿元,增长速度25.9%,较2005年增速大幅回落4.7个百分点,降幅居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首(东部降幅为3.4%,中部是上升0.4%)[10]。这给西部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2.国债资金使用效益低下问题
  投向西部的国债资金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但远未实现其应有的效益。首先,中央国债资金对西部的投入形式是以直接投资方式为主,投资结构单一,社会整体效益不高。贴息方式使用的国债资金比重不够大,且贴息对象重点也仅仅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没有考虑正逐步发展壮大的非国有经济成分。这与我国目前非国有经济部门巨大的投资需求严重不相适应,制约了经济的整体发展。其次,西部各省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挤占挪用国债项目资金、违反项目建设管理程序、项目可行性论证不充分、配套资金到位率低、项目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致使西部国债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上一篇: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