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哈尔滨新一轮国企改革述评

2017-08-26 06:31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哈尔滨新一轮国企改革述评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内容摘要:哈尔滨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与否对黑龙江的经
  

内容摘要:哈尔滨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与否对黑龙江的经济振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自2004年以来,哈尔滨进行了新的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针对国有资产流失和产权合理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实践,取得了可供借鉴的国企改革方法。

  关键词:国企改革 哈尔滨 产权
  
  从2004年开始,基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一轮国企改革在哈尔滨市全面展开。在这次改革中,国有企业有进有退,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布局结构发生战略性的变化,实现了哈尔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资本的首次整体退出。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产权制度改革,改革的对象是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开放式改革。此次国企改革极具探索性、挑战性和风险性,任务之重、情况之复杂、问题和矛盾之突出、操作难度之大,是黑龙江省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对于这次国有企业改革的及时、准确地总结,其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哈尔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战略意义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支撑哈尔滨老工业基地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哈尔滨老工业基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计划体制和机制的刚性约束强劲,产业“老化”问题突出,企业包袱沉重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哈尔滨的国有企业发展。由于改革严重滞后,相当多的企业靠政府不断“输血”才能存活,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拖下去,改革成本就越高,矛盾越积越深。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长期以来是黑龙江省振兴绕不开、躲不过的难题。
  哈尔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这次改革主要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哈尔滨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建设项目中有13项落户哈市,又有抗美援朝时期南厂北迁16户工业企业。这次改革触及了企业国有产权,体制性、机制性矛盾以及历史积累的深层次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问题已经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其次,哈尔滨市的振兴对于黑龙江省的振兴具有决定意义。黑龙江省的国有企业改制主要集中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等中心城市,其中哈尔滨的任务最重,占总数的二分之一。这里汇集了为完成“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黑龙江主要振兴的六大产业。在全省资源型为主的工业体系中,哈尔滨具有制造中心、工业技术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的重要地位。可以说,黑龙江省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任务的成败,哈尔滨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再次,哈尔滨市的战略地理位置要求其尽快摆脱国有企业的颓势。哈尔滨是东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地理位置又处于T字形铁道线,处于“哈大齐”、“沈长哈”铁路的交汇处,这就要求哈尔滨市的工业,尤其是机械工业的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哈尔滨国企改革主要做法
  
  把好 “三道关”,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为保证改革规范进行,国有资产不流失,哈尔滨市从改革易导致资产流失的关键点入手,严格把关:把住清产核资关,建立清产核资损失审批制度;把住资产评估关,选取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把住产权交易关,健全产权交易业务质量控制体系,完善产权交易流程。
  打破四大“瓶颈”,创造企业改制的良好环境。哈尔滨的多数国有企业受制约的瓶颈很多、难题很大,其中改制成本巨大难筹集、债务沉重难化解、办社会和辅业规模大难处理、职工队伍庞大难安置为四大难题。哈尔滨市采取了三条措施:首先要多渠道筹集改制资金,在清产核资、做实企业资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企业可利用资产,创造性地采取企业产权与土地捆绑挂牌销售的办法,变现土地资产,引入战略投资,有效筹集改制资金。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并轨政策支持,弥补改制资金不足的问题,使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其次是严格控制、合理支出改制成本。在改制成本支出中,与职工相关的项目支出占整个改制成本的89%,是改制成本的主要内容。为此,充分利用国家“并轨”政策为国企改革助力,积极推动职工劳动关系的转换。最后,通过对市属国有企业往来账款采取“对冲”的方法解决企业债务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哈尔滨市国有企业间的债务链问题,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降低了企业资产负债率。
  “三道屏障”稳人心。为确保职工利益不受侵害,哈尔滨市在改制过程中还设立了保障职工利益的“三道屏障”。第一道屏障是要求企业充分尊重职工意愿,广泛征工意见和建议,保证职工知情权,主动接受职工的监督,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代会通过,得到职工的认同后,方可实施。第二道屏障是要求可持续经营的改制企业坚持三年内不准经济裁员或将裁员控制在最低比例这一原则,并将此作为我们与战略投资者谈判的要约条件,保证职工利益不受损害。第三道屏障是利用改制企业的净资产或国有资产的转让收益来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净资产不足时,可用国有企业的土地和房产筹集资金进行安置。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十大模式”改革国企。哈尔市新一轮改革所涉及的企业,所处行业不同、发展规模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实物资产不同、所在区位不同、隶属的层级不同。针对这种情况,哈尔滨市在不断对实践探索和总结基础上,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十大模式”,有效推动了国有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的战略性改制,见表1。
  

  哈尔滨国企改革主要成效
  
  哈尔滨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全市已累计完成国企改制1403户,占国有企业总数的77%,涉及职工44万人,完成职工并轨32.8万人,涉及资产492亿元。市属和区县企业共分离企办学校46所、医院17所、分离企业所属家属区面积181万平方米、企业办公安机构3个。企业债务合解取得新成效。全市两年来共回购金融债务27亿元,其中:债务本金 14亿元,账面债务利息7亿元,账面未体现利息6亿元。支付回购资金3亿元,综合受偿率11%。改制成本筹集与支付得到较好落实。数年来,改制企业累计筹集改制资金95亿元,其中:用国有净资产筹集21亿元,土地价值抵补19亿元,直管公房抵补1亿元,政府投入(包括产权转让收益再投入)16亿元,筹集“并轨”资金29.4亿元,其他渠道筹集8.6亿元。企业与职工建立起新型劳动关系。通过两年来的改革,70%的国有职工身份被转换。
  企业经营机制明显转变、负担大大减轻、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与中直省属企业共同对全市经济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国有企业改制的成效,在改制进展最快的工业企业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减少但资产总量提高。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资产向优势大企业、大集团聚集的趋势明显。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资产利用水平提高。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得到提高,这标志着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运营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攀升。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哈尔滨国企改革经验评析
  
  改革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分类别的进行。改革的方案设计上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坚持本地化、本土化的方向,对未改制企业分门别类,分类推进,一企一策。哈尔滨市的工业结构和国有资产布局与我国的其他省市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她是我国六大工业基地之一,是国家在“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其“三大动力”厂,“十大军工”厂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家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哈尔滨目前形成了以机电工业为主体,轻工、纺织、医药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汽车、食品、医药、机电成套设备制造是其四大优势产业。所以,国有企业改制中要在理清企业资产、理顺劳动关系、处理清各种债务,协调好出资人、经营者、债权人、职工四个主体的行动基础上,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结合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状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改制。
  注重广大的工人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形势严峻,问题十分突出,关心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解决好他们的再问题,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企业改制中的职工分流安排要尊重市场规律,客观地体现人的追求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合理地安排好原国有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的,不但有利于国有企业改制的顺利成功,而且有利于改制后的企业经营发展,并且能够有效地避免了高级管理人才的流失、浪费。
  产权改革必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操作。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会涉及两个“置换”,资产置换(所有权的变革),职工/经营者的身份置换。前者涉及的是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因此必须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后者涉及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关系和经济补偿的问题,关系到稳妥安置职工的问题——这是国有企业内部各群体之间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再分配,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引发矛盾,造成混乱,甚至引起社会震动。所以,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必须在一定的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国有企业实施购并计划的关键是选准购并对象。国有企业改制、并购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有利的市场地位的过程;是把核心产品做大做强,把企业培育成产业内有较高知名度,为企业向其它产业发展聚集足够的实力的过程。为此,要正确的分析企业自身优势、劣势,考察目标企业的发展潜力、获利能力,进行资产评估,了解经营风险、企业的文化差异、制度差异等情况,从而制定应对策略,保障购并后的企业健康发展。一般来说,国有企业应该首先选择那些与其主营业务和已经建立的核心竞争力关联密切,容易获得关联优势的企业作为并购的对象。这样,新单元与老单元间才能有效地沟通与融合。在此基础上,某一方面的优势才能顺利地转移到另一方面,形成优势互补或优势扩张。
  掌握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速度,提高其质量。国有资产振兴的核心在于提高国有资产经营的效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关键在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由于企业“办社会”引起的负担过重的情况,应该强力推进企办社会分离和主辅分离,尽快剥离非生产经营性资产,释放机制优势,减轻企业负担。对待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市场可以有不同的速度,将所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的速度拉齐不利于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企业并购活动不应该急躁,要防止参与国有企业并购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利用政府急欲引资的心理和对于某些技术产品的无知,在实物投资方面以低价高报、以次充优等手段提高其资本投资比例;在无形资产评估方面,防止漫天报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也要防止为了争取时间,早日完成国有企业改制的进度,而主动采取退让的策略在国有资产评估中低估其市场价值,在谈判中将国有企业中的人力资本、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尤其是土地使用权,低廉作价。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合理地界定地方政府在国有企业转制中的功能。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有权也有义务参与企业并购之类的重大决策,这与优势企业自主选择并购对象并不矛盾。一般说来,地方政府参与企业并购的范围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投资项目定位密切相关。在经济发达区域,同类行业内部竞争充分展开,政府对某一特定项目的支持可能导致非公平竞争或对其他企业的歧视,这时,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致力于弥补市场缺陷,维持公平竞争秩序;而经济并不发达地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很大,政府对企业项目的扶持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对地区经济发展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企业的并购行为遇到障碍时,地方政府出面加以协调,可以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推进并购进程。
  国有企业改制中的社会责任不可丢弃。当前国有企业改制后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重构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建立起科学、客观的、动态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会涉及到企业的政治责任、企业的经济责任和企业的环境责任。政治责任就是要确保改制过程中的社会稳定,合理安置职工,及时将欠职工的钱和安置费还给职工。经济责任就是要确保企业的国有资产不流失,不丢失;产权交易时,采取公开的市场交易,严防场外交易、私下交易,提高交易的信息的透明度。环境责任,就是要一方面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成企业之间的成功合作,平稳地将原国企的辅助产业移交给社区;另一方面是要确保企业机器设备的闲置不会造成企业周边的自然环境不受污染。对此,政府必须合理地规范企业并购后的行为,防止并购后企业抛弃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长期搁置企业的机器设备,大量地解雇原企业的职工,抛弃原企业主营业务、商业声誉,使用非法手段抢占市场分额,不顾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福利等行为。为此,政府必须进一步完善并购企业的审查机制、审查体系,形成统一、透明、公开、操作性强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所以,在国有企业的改制中的各个环节,环节与环节之间的间断空隙,都不能放弃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政府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是黑龙江省经济振兴的重点,其中国企改革是关键。此次探索性尝试是经过精心计划的、周密安排的,政府、企业、职工在改制中都作出了各自的努力。实际的效果中,虽然哈尔滨市国有经济对促进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与优化上还有一些缺失,改制后的企业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还相差一段距离,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后续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察,然而总体上讲新一轮的国企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是成功的。总之,哈尔滨国企改革的经验对各地探索劣势国有企业规范、有序退出,维护社会稳定,最终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光驰,全艳琦.哈尔滨机械工业发展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5(5)
  2.索长有,高振忠,张,王世俊.哈尔滨市国有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模式的选择与思考.决策咨询通讯,2006(1)(总第71期)
  3.王宗璋.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实现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振兴[J].求是,2000.23(总1531)
  4.李清均.从说明责任角度把握公司治理的涵义[J].攻坚,2003(3-4)(15)
  5.张左己.论进一步落实重点的四个问题[J].攻坚,2003(5-6)(16)
  6.刘海生.发挥政治优势 推进国企改革[J].攻坚,2003(5-6)(16)
  7.焦方义,赵东波.以产权流动和资本重组为核心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哈尔滨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J].当代经济研究,2005(12)
    上一篇:湖北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难点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