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布局优化路径研究
2017-11-04 04:10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布局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摘要:本文阐明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布局的基本现状,即“
内容摘要:本文阐明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布局的基本现状,即“产业集群”、“一轴两廊”的“干字型工业布局”和“四群四带”,并在工业布局最优化理论基础的支撑下,根据五大组团各自的区位、资源、环境等功能定位,具体提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布局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 工业布局 优化路径
区域经济要发展,工业就要先行崛起,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发展布局是否合理。工业布局又称工业配置、工业分布或工业区位,指工业在地域上的动态分布或工业生产的地域组合。合理的工业布局有利于形成地区间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随着工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协作条件、劳动力、技术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工业布局相应进行第二次分布,才可能达到最优化。工业布局最优化的途径很多,比如政府加强组织领导、产业政策支持、重点工业园的建设等,本文主要分析了通过对各区位的功能定位来优化工业布局的路径。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布局的现状
根据《广西工业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提纲草案)的规定,北部湾经济区的工业布局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产业集群”、“一轴两廊”的“干字型工业布局”和“四群四带”。
(一)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指在北部湾经济区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北部湾经济区现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产业集群包括:汽车产业集群、铝业产业集群、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糖业产业集群、沿海石油化工产业集群、钢铁产业集群、锰业产业集群、林产工业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和茧丝绸产业集群。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二)一轴两廊的干字型工业布局
“依托现有城镇空间格局、交通体系、工业基础及环境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壮大‘一轴’(指建设南宁-来宾-柳州-桂林工业经济带),崛起‘两廊’(指建设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沿海沿边工业经济带和梧州-贺州-玉林-贵港-河池-百色东西横向工业经济带),加快构建一轴两廊‘干’字型工业布局”。“一轴”经济带,主要优先发展以汽车为主的机械装备制造业、钢铁锰业、有色金属、高新技术、糖业等产业,欲建设成为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海经济带,重点布局发展石化、电力、钢铁锰业、糖业、高新技术产业,把这一区域欲建设成为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梧州经济带,优先发展有色金属、机械、电力、锰业,加快发展建材、医药、食品、茧丝绸等产业,欲建设成为资源型加工制造基地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外向型工业基地。
(三)“四群四带”的城镇化格局
“四群”指南宁、桂林、柳州和梧州、玉林、贵港群。“四带”指河池、宜州、百色和平果。具体内容是指:依托沿海高速公路和铁路路网,形成以南宁市为核心的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依托交通枢纽和工业重镇地位,形成以柳州市为中心的桂中城镇群;依托湘桂铁路和高速公路,形成以桂林市为中心的桂北城镇群;依托西江水道、高速公路和洛湛、黎湛铁路,形成以梧州、玉林、贵港市为中心的桂东南城镇群。另外,广西还将依托黔桂、南昆铁路和桂梧、南友高速公路,形成以河池、宜州为轴心的黔桂走廊城镇带;以百色、平果为轴心的右江走廊城镇带等。
工业布局最优化理论基础
区位理论是工业布局理论的基础,20世纪中叶,格林赫特和伊萨德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不仅从供给方面研究了成本因素对区位的影响,而且更加重视变化所带来的各种空间作用力的变化。比如格林赫特,他把区位因素分为成本因素(包括运费、劳动成本和加工成本)、需求因素(包括厂商间区位相互依存或对市场区的局部垄断等)、成本减少因素(如外部经济、集聚力)、收入增加因素、的成本减少和的收入增加因素以及纯因素。考察的因素不仅更加全面,而且对区位因素的动态变化给予了相当重视。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