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提要】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不能被笼统地说成“(2)

2013-06-10 01:04
导读:实际上,现代文献学与传统文献学虽然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区别也是明显的。现代文献学,如同现代其他许多学科分类一样,带有浓厚的“舶来”色彩,

实际上,现代文献学与传统文献学虽然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区别也是明显的。现代文献学,如同现代其他许多学科分类一样,带有浓厚的“舶来”色彩,附属于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其体系与理论多来自欧美同类学科目录学(bibliography)和文献学(documentation),如“中图法”就是在杜威十进分类法基础上结合中国图书特点制定的。而欧美这一学科,准确地说,应该叫做文献工作,其主旨是收集、典藏、分类、检索、传播、利用图书资料中的“有用知识”,并以最大限度地提供给读者利用为终极目标,与图书馆工作紧密连在一起,完全是以图书馆为基点、以社会大众为服务对象、以图书检索和利用为中心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欧美学者把它定义为:“一种实用意义的技艺。”“文献工作就是把最新知识的记录收集起来,根据内容加以分类,并以适应需要者要求的方式提供研究者与发明者。”③故在西方,“文献工作”比“文献学”的术语更为流行,应用范围更为广泛。目前则更多地用“情报学”来形容这一工作,如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更热衷于使用“情报学”的概念,以致于美国文献工作研究所更名为“美国情报学会”,《美国文献工作》改称《美国情报学学会杂志》。其学科体系则由现代文献类型学、文献计量学、文献检索学、文献传播学、文献社会学、文献信息学、文献经济学等等组成。“在文献和文献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文献学。文献学是研究书刊、文献运动的变化、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指导文献工作的一门科学。”④这种概括表明了现代文献学的基础和特征。比较可知,现代文献学注重文献内容的价值,意在开发利用;而传统文献学则注重文献文本的价值及其内容的真实性,意在整理与保存。

总之,传统文献学以文献文本为研究对象,现代文献学以文献工作为研究对象;传统文献学以文献文本的整理研究为目标,现代文献学以文献内容的开发利用为目标;传统文献学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现代文献学以开发、检索文献内容为大众服务为出发点。两者区别颇大,不宜混为一谈。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①上引张氏言论均见其《中国文献学》第1章,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3—4页。

②有关论述颇多,可参阅柯平《文献学理论研究》之一、之二、之三,连载于《河南图书馆学刊》1995—1997年第1期,该文总结了文献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区分了传统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不同,提出“大一统文献学体系”的设想。有关大文献学还可参阅于鸣镝《试论大文献学》、《再论大文献学》,潘树广《大文献学散论》,载《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年第1、3、6期。潘树广《文献学纲要》所云:“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工作为对象,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传播、利用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典型揉合传统与现代文献学的定义。

③布拉德夫:《文献工作》,转引自谢灼华《关于国外文献工作和文献学研究的思考》,《图书馆》1994年第3期。

④谢元泰:《论现代图书馆文献学研究范围》,载《四川图书馆学报》1983第2期。

二、历史文献学与古典文献学名异实同

除了“传统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异同外,目前“历史文献学”与“古典文献学”的学科分类也造成了不应有的理论纠纷。在现行国家教育系统学科分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分类中,“文献学”作为二级学科被以不同名称分属于三个一级学科,它们分别是:历史学一级学科下的“历史文献学”,中国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古典文献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一级学科下的“文献学”。这就导致一些学者将“历史文献学”理解为狭义的历史学科文献学,将“古典文献学”理解为古典文学文献学,并陆续撰写了相关专科文献学论著。又催生了诸如档案文献学、科技文献学、教育文献学、中医文献学、法律文献学、经济文献学等众多专科文献学。这两种情况的出现是引发目前“文献学”概念与名称使用混乱的原因所在。但只要翻开这些专科文献学论著,就可发现,它们在理论体系上如出一辙,无一能够脱离版本、目录、校勘、辑佚、辨伪……这一传统模式,与此前出版的“文献学”、“古文献学”论著并没有什么不同。尤其是专科的“历史文献学”与“古典文献学”几乎没有任何不同之处,无非是增加了一些该学科的文献介绍,有的专科文献学实际上就是专科文献介绍。赞成区分古典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等专科文献学的学者也许认为,古典文献学可以侧重研究古典文学文献,历史文献学侧重研究古代历史学科文献。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实则不妥:其一,“文献”与“文献学”是两个类属不同的概念,故“文献研究”与“文献学研究”也是不同的,这正如“历史研究”与“历史学研究”不是一回事一样。文献学是有关文献整理与研究方法论的学科,“古典文献”研究者可以侧重古典文献的研究与整理,“历史文献”研究者可以侧重历史文献研究,但两者研究与整理的文献学方法论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故“文献学”研究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分出彼此。其二,按照现代科学分类原理,一个学科必须有其独特的体系,如果一部专科文献学专著只是分门别类地介绍某种专科文献,充其量只能叫做“要籍介绍”或“要籍解题”;如果各专科文献学论著相互之间只有举例的不同而没有体系的区别,那它就不成其为专科之“学”。其三,中国古代文史不分,经史结合,可以说没有不包含“史”的文学作品,也没有不包含“文”的史学论著,所谓文史各自的“侧重”,是难以实现的。既然内容一样、体系无别,区分为各种专科文献学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四,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按照专科文献学的思路来推论各学科分支,那么,在历史学科之下,就可以产生文学史学、经济史学、科技史学、中医史学、档案史学等等,在语言文学之下就可产生经济文学、科技文学、中医文学、档案文学,等等。如此一来,岂非不胜其烦、永无宁日!

前辈学者所谓“历史文献学”与“古典文献学”原本是没有区别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产生的文献学专著,都是以“文献学”冠名,后来,张舜徽先生所说的“历史文献学”、吴枫先生所指的“古典文献学”都是有别于现代文献学的古文献学、传统文献学,其“历史文献”、“古典文献”是“历代文献”、“古代经典”的意思,不是指历史学学科文献、古典文学学科文献。黄永年先生在其《古籍整理概论》一书中指出:”历史文献学者,是研究历史上的文献而非当前的文献之谓,和古典文献学、文献学应该是一回事。”黄先生近年出版的一部著作也名为《古文献学四讲》①,他还专门撰写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和历史文献学概念和文史分合问题》一文,反对用“古典文献学”和“历史文献学”来代表文史两科文献学。②张舜徽先生在《与诸同志再论历史文献的整理工作》一文中提到:“‘历史文献’四字,自可理解为‘古代文献’。”③曾贻芬、崔文印先生也认为:”历史文献,直白地说就是古代文献。”④可见,老一辈文献学家对文献学的概念及其内涵是很清楚的,他们反对将“文献学”分为“历史文献学”和“古典文献学”。因此,对于一些学者试图分别建立与教育学科分类相适应的“古典文献学”、“文学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等专科文献学理论体系,我们有理由怀疑其科学性和必要性。

上一篇:一 《经》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在这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