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 李零著:《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68页。
[2] 参见匡亚明著:《孔子年谱》,见氏著:《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438页。
[3] 柳宗元著:《柳宗元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4] 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廖名春、刘信芳、邢文等学者。
[5] 因为这里将“万邦作孚”改写成了“万国作孚”,是有意避刘邦之讳,故学者们都一致认定,《礼记·缁衣》书写于汉初刘邦执政时期,或刘邦之后,离刘邦不远的时代。
[6]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279页。
[7] 根据徐复观先生之《两汉思想史》,我们知道,专制集权主义者是不会从根本上鼓励他的臣民奋发向上的:西汉“景帝时代,朝廷猜防的重点在诸侯王的领土与职权。至武帝,则诸侯的领土与职权已不成问题;于是猜防的重点特转向到诸王的宾客上面,尤其是转向到有学术意义的宾客上面。而能招致才智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之士的诸侯王,其本身必有相当的才智,在学术上也有相当的修养;而其生活行为,也多能奋发向上,可以承受名誉。这更触犯了专制者的大忌。换言之,专制皇帝,只允许有腐败堕落的诸侯王,而决不允许有奋发向上的诸侯王。附丽在专制皇帝的周围,以反映专制皇帝神圣身份的诸侯王,只准其坏,不准其好;‘禽兽行’的罪恶,绝对轻于能束身自好而被人所称道的罪恶,这是专制政体中的一大特色”。(见徐复观著:《两汉思想史》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07页。)
[8] 李零著:《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63页。
[9] 朱骏声撰:《说文通训定声》,中华书局1984年6月版,第859页。
[10]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688页。
[11] 程俊英 蒋见元著:《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10月版,第751页。
[12] 徐复观著:《两汉思想史》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00页。
[13] 徐复观著:《两汉思想史》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07页。
[14] 徐复观著:《两汉思想史》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100页。
[15] 匡亚明著:《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14~15页。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