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楚简《周易·颐》卦试释(1)学毕业论文(2)

2013-10-28 01:25
导读:四 楚简 六 三爻辞濮茅左释文:“六晶: 颐,贞,凶,十年勿用,亡 利。”濮茅左考释:“ (弗)颐”,违背颐养的正道,不以正道养生。“十”,数之

 

楚简三爻辞濮茅左释文:“六晶: 颐,贞,凶,十年勿用,亡 利。”濮茅左考释:“ (弗)颐”,违背颐养的正道,不以正道养生。“十”,数之终,也是足数,“十年勿用”,指终不可用。[33]

按:“晶”,帛书本、王弼本等皆作“三”。《说文》:“曑,商,星也。从晶, 㐱声。”段玉裁注:“(曑)今隶变为参。”“参”可省作“晶”。而“参”同“三”。《广雅·释言》:“参,三也。”《左传·隐公元年》:“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杜预注:“三分国城之一。”郭店楚简“晶”字9见,皆读为三。[34]

”,帛书本作“柫”,阜阳汉简本作“弗”,王弼本等作“拂”。按照上文的解释,“ ” 即“”,“ ”就是“弼颐”,勉力颐养。而甲骨文、金文中,“贞”、“鼎”本同字。“贞”字所从之“贝”实即鼎。鼎,定也。因而贞也通定。而定就是不动。因此,爻辞也是从正反两面说颐养之道:先是正說,要尽力于颐养;再反说,贞定不动,不致力于颐养,就会有“凶”。“十年勿用”、“亡卣利”,义近于“凶”。所谓“十年勿用”,十年不能施展才用,干不了事。

“亡 利”,帛书本、王弼等皆作“无攸利”。“亡”为“无”通用,文献中习见。 ”、“攸”音同,故可互用。“ ”即“卣”,[35]疑“逌”之异体。《汉书·叙传上》:“栗取弔于逌吉兮。”颜师古《注》:“逌,古攸字也,攸亦所也。”[36] “亡 利”即“无攸利”,没有什么利益。也是强调贞定不动,不致力于颐养的恶果。

因此,这一爻辞当断句为:“六三:弼颐;贞,凶,十年勿用,亡攸利。

 

 

楚简四爻辞濮茅左释文:“六四: 颐,吉;虎见 =,丌猷攸=,亡咎。”濮茅左考释:“见”,《说文》:“视也。”或释“视”。“ ”,疑“蜳”字,与“眈”音近。“虎见 =”,读为“虎视眈眈”。“攸=”,郑刚中《周易窥余》:“‘逐逐’诸家之说不一,《子夏传》作‘攸攸’,荀爽作‘悠悠’。刘歆作‘跾,远也’。”简文与《子夏传》同。“攸攸”,义远。亲德养贤无慢,缓而不迫,用威严以济之,恩威并立使民,是颐养之美,所以无咎。[37]

按:“ ”,帛书本、王弼本等作“颠”,阜阳汉简本字左残而右作“真”。依上文的解释,“ ”、“颠”读为“慎”,训为重。“ 颐”、“颠颐”就是“慎颐”,也就是重颐。重视颐养,才能得“吉”。条件关系非常清楚。

所谓“见”,从照片上看当隶定为“视”。此字下部为立人,与“见”字有一定区别。

=”,帛书本作“沈=”,王弼本作“眈眈”,阜阳汉简本同。“ ”当隶定为“融”,可参望山简、包山简、楚帛书的诸“融”字。[38]“融”古音冬部喻母,“眈”侵部端母,声韵皆近。《说文·目部》:“眈,视近而志远。”段玉裁注:“谓其意深沉也。”《尔雅·释诂》:“融,长也。”邢昺疏:“《说文》云:‘长,久远也。’”《文选·木华〈海赋〉》李善注:“浺瀜沆瀁,深广之貌。”可见两者都有深义。音义皆近,故可通用。

”,帛书本作“容”,王弼本作“欲”,阜阳汉简本作“𤞞”。“”古音为幽部喻母,“欲”为屋部喻母,音近通用。《周礼·秋官·小行人》:“其悖逆暴乱作慝猶犯令者为一书。”《大戴礼记·朝事》“猶”作“欲”。《诗·大雅·文王有声》:“匪棘其欲。”《礼记·礼器》引“欲”作“猶”。[39]可见“”、“欲”可互用。而“容”、“𤞞”与“欲”皆从“谷”得声,通用更属自然。

“攸=”,帛书本作“笛=”,王弼本作“逐逐”,阜阳汉简本作“遂=”。《释文》:“逐逐,如字,敦实也。薛云‘速也’。《子夏传》作‘攸攸’。《志林》云‘攸当为逐’。苏林音迪。荀作‘悠悠’。刘作‘跾’,云‘远也’。”[40]《汉书·叙传下》作“浟浟”。《玉篇·竹部》:“篴,同笛。”《周礼·春官·笙师》:“掌教龡竽、笙、埙、籥、箫、箎、篴、管、舂牍、应、雅,以教祴乐。”郑玄注:“杜子春读篴为荡涤之涤,今时所吹五空竹篴。”《释名·释乐器》:“篴,滌也,其声滌滌然。”《风俗通·声音》:“笛者,滌也,所以荡邪秽,纳之于雅正也。”由是可知,“笛”,古本作“”,从逐得声,故王弼本的“逐”可借为帛书本之“笛”。而阜阳汉简本“遂”乃“逐”形讹。“笛”、“”皆可声训为“”,而“”从“攸”得声,故可假借为楚简本、《子夏传》的“攸”以及从“攸”得声的“悠”、“跾”、“浟”诸字。[41]

因此,爻辞是说对颐养盯住不放(虎视眈眈),追逐的欲望很强(其欲逐逐),无咎,未可厚非,没有什么值得指责的。也是反说“慎颐”,重视颐养之义。

 

 

楚简五爻辞濮茅左释文:“六五: 经,凥贞,吉,不可涉大川。”濮茅左考释:“凥”,同“居”(参见第十六简注)。养道当以守正为常,违常行则失类,能居守正道,则可以得吉。[42]

按:“ ”,王弼本作“拂”,阜阳汉简本作“不”。上文已经指出,“ 经”就是“弼经”,“弼”又作“㔗”(勇壮也),因此有奋力经营之义。

”,王弼本、帛书本皆作“居”。“凥”字非“居”字,“凥”字是从尸从几,而“居”字是从尸从古,楚文字中皆习见[43]。《鄂君启节·车节铭》:“王凥于茂郢之游宫。……庚居鄵。”[44] “凥”、“居”并见。包山楚简第三十二号简:“居凥名族。”“凥”、“居”连言。可见“凥”非“居”。“处”字《说文》云“止也,得几而止,从几从夊”,与“凥”字“处也,从尸得几而止”有从“止”与从“尸”之别。但从训释来看,“凥”即训为“处”,“凥”、“处”都会“得几而止”之意,可见其同源义近。因此,尽管“处”、“居”都与“凥”通,但关系最近的还是“处”(“处”)。疑“凥”、“处”为一字异体,音义皆同而构形有别。而“凥”、“居”音义皆同,故可通用。

因此,爻辞当断句为:“六五:弼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弼经”是正说,“居贞”以下是反说。“居”、“贞”复辞同义,都是止息、定而不动之意。“吉,不可涉大川”,语意转折,先扬后贬。虽说“吉”,但重心在“不可涉大川”上。这是说要努力经营;如果止息不动,虽然有吉利,但不能涉险做大事。《小象传》说:“‘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不努力经营,止息不动而能得“吉”,是顺从尊上,也就是说为尊上荫蔽所致。言外之意,还是能体会出来。

 

 

楚简上九爻辞濮茅左释文:“上九:𧪬颐 吉,利涉大川。”考释:“𧪬”,俗作“繇”。《荀子·礼论》“是以繇其期,足之日也”,杨倞注:“繇读为由,从也。”《汉书·武帝纪》“五帝、三王所繇昌也”,颜师古注:“繇读与由同。”[45]

按:“𧪬”,王弼本作“由”。《说文·糸部》:“𧪬,随从也。从糸,䚻声。”邵瑛《群经正字》:“今作繇。”《集韵·宵韵》:“繇或作𧪬。”《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匪由勿语。”郑玄笺:“由,从也。”《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郑玄注:“由,从也。”两字音义皆近,故可通用。

”,王弼本作“厉”。《说文》:“厉,旱石也。从厂,蠇省声。”“厉” 即“礪”之本字。“ ”为“厉”之或体,声符不变,义符“厂”则改为“石”。[46]楚简本“ ”字12见,皆为王弼本之“厉”。包山149号楚简之“ ”,李守奎隶作“砺”[47]

此爻辞和六五爻辞“居贞,吉,不可涉大川”语意相反。“由”、“𧪬”皆有“从”义。“由颐”就是从颐,顺从颐养,即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厉,吉,利涉大川”,是说有危险,但是吉利的,利于涉险做大事。《小象传》说:“‘由颐,厉,吉’,大有庆也。”正是肯定了“由颐”大有福庆。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上博竹書《仲弓》篇新編釋文(稿)(1)学毕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