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 马承源先生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 施宣圆:《上海战国竹简〈周易〉“亮相”》,《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1月16日。
[3] 马承源先生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169页。
[4] 请参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管窥》(《周易研究》2000年第3期29页)说。
[5] 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三,《十三经注疏》本,4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 马承源先生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169页。
[7]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5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8] 中国文物研究所古文献研究室、安徽省阜阳市博物馆:《阜阳汉简〈周易〉释文》,《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30页,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9] 中国文物研究所古文献研究室、安徽省阜阳市博物馆:《阜阳汉简〈周易〉释文》,《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30页。
[10] 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字书之属《说文解字》卷八上。
[11] 陆德明:《经典释文》,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2] 黄焯:《经典释文彙校》,1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3] 徐芹庭:《周易异文考》,56页,台北:五洲出版社,1975年。
[14] 马承源先生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170页。
[15] 中国文物研究所古文献研究室、安徽省阜阳市博物馆:《阜阳汉简〈周易〉释文》,《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30页。
[16] 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会典》,88页,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17] 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109页。
[18] 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六,页九,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
[19] 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三,《十三经注疏》本,41页。
[20] 李镜池:《周易通义》,5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1] 参见廖名春《“慎”字本义及其文献释读》(《文史》2003年第3期,184-193页)。
[22] 中国文物研究所古文献研究室、安徽省阜阳市博物馆:《阜阳汉简〈周易〉释文》,《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30页。
[23] 陆德明:《经典释文》,24页。
[24] 中国文物研究所古文献研究室、安徽省阜阳市博物馆:《阜阳汉简〈周易〉释文》,《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30页。
[25] 更多的例证见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会典》430~433页。
[26] 更多的例证见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会典》602页。
[27] 《汉语大字典》三卷本,999页,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年。
[28] 《宋本玉篇》,148页,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年。
[29] 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三,《十三经注疏》本,41页。
[30] 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六,页九。
[31] 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卷四,233页,刘大钧整理本,巴蜀书社,1998年。
[32] 朱熹《周易本义》:“求养于初,则颠倒而违于常理。求养于上,则往而得凶。丘,土之高者,上之象也。”(廖名春点校本,89页,广州出版社,1994年)
[33] 马承源先生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171页。
[34] 以上请参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管窥》(《周易研究》2000年第3期22页)说。
[35] 濮茅左已有说,见马承源先生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137页。
[36] 王先谦:《汉书补注》17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37] 马承源先生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170页。
[38] 李守奎:《楚文字编》,169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9] 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会典》,333页。
[40] 陆德明:《经典释文》,24页。黄焯案:“跾,写本作跾跾。”(《经典释文汇校》,15页)
[41] 张立文(《帛书周易注译》,145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110页)有说,可参看。
[42] 马承源先生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170页。
[43] 例见李守奎《楚文字编》804~805、519页。
[44] 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四,43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45] 马承源先生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170页。
[46] 以上请参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管窥》(《周易研究》2000年第3期26页)说。
[47] 李守奎:《楚文字编》,555页。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