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周易》简9“又孚
帛书本作“有復盈缶”。今本作“有孚盈缶”。整理者释为“又(有)孚海缶”,认为“以喻著信立诚,若海若缶,能纳来者,皆与相亲而无偏。”
第三字,或认为与“海”不似,疑从“水”,“企”声,与“盈”音近相通。[1]或认为从“水”从“
今按,简文第三字似海非海,或表示疑问是很有见地的。我们认为,此字右旁从“妟”,“婴”字从之。如下列“婴”字:[3]
王子婴次炉 古陶文 玺汇5350 玺汇2360 信阳楚简2.15 周易简
简文
《集韵·迥韵》:瀴涬,水貌。《文选·木玄虚海赋》:“经途瀴溟。”李善注:“瀴溟,犹绝远杳冥也。”《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第八》:“故溢堤之水,不淹其量,煽乾之火,不复其炽;水静则无沤瀴之怒,火消则无熹毛之热。”
瀴与“盈”读音相近。婴,影母耕部。盈,喻母耕部。不仅叠韵,而且声母同属喉音。如樱或作荆,荆从刑声。盈或作形,形从
不过,我们认为“瀴缶”当读为“罂缶”。《山海经·西山经》:“婴以百珪百璧。”郭注:“或曰‘婴即古罂字。’”[8] 罂缶,指腹大口小的瓶。《汉书卷三四·韩信传》:“陈船欲渡临晋,而复兵从夏阳以木罂缶度军,袭安邑。”服虔曰:“以木柙缚罂缶以度也。”韦昭曰:“以木为器,如罂缶也。”师古曰:“服说是也。罂缶,谓瓶之大腹小口者也。”《三国志卷五一·宗室传第六》:“乃诈令军中曰:‘顷连雨,水浊,兵饮之,多腹痛。’令促具罂缶数百口,澄水。”[9]
如此,简文“孚”可读为“浮”[10],是以浮力作比。“又(有)孚(浮)瀴(罂)缶,终来有它吉”,其义是说,具有浮力的罂缶,最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吉利(结果或作用)。
二、《周易》简30“莫之
此句帛书本作“莫之胜夺”,今本作“莫之胜说”。报道者认为末尾一字待考,又云或释“敚”,《广韵》:“敚,强取也,古夺字。”以喻牢固。
或怀疑此字从八从丈,从八的字有分解之义,合乎“脱”训分解义。[11]
今按:此批《周易》简有几见“丈”字,如简7作
根据字形字义,此字有下列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楚系文字“
“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
第二种可能就是“弁”字。其形与上海简《民之父母》的
两相比较,似以第二种可能性较大。
三、《周易》简42“王
帛书本作“王假于廟”,今本作“王叚于廟”。整理者认为
至、达。
今按:
讙,晓母元部。很多从雚声的字如灌、鹳、觀等属见母元部。
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