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读上博《战国楚竹书(三)》札记数则(1)学毕

2013-11-02 01:02
导读:文学论文论文,读上博《战国楚竹书(三)》札记数则(1)学毕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一、《周易》简9“又孚

一、《周易》简9“又孚  缶”

 

  帛书本作“有復盈缶”。今本作“有孚盈缶”。整理者释为“又(有)孚海缶”,认为“以喻著信立诚,若海若缶,能纳来者,皆与相亲而无偏。”

第三字,或认为与“海”不似,疑从“水”,“企”声,与“盈”音近相通。[1]或认为从“水”从“ ”,有可能是“渴”字的异体,疑读为“竭”,“竭缶”是说缶里无水。[2]

今按,简文第三字似海非海,或表示疑问是很有见地的。我们认为,此字右旁从“妟”,“婴”字从之。如下列“婴”字:[3]

                                                        

王子婴次炉     古陶文     玺汇5350     玺汇2360    信阳楚简2.15    周易简

 

简文 字所从的妟,与上举陶文、古玺、金文所从类似,当为 之分离形。说不定就是从 形,目前所见只不过是上部墨迹脱落所致。同简的“来”字中间就脱去一些墨迹,致使中间竖笔不清。妟,影母元部。婴,影母耕部。读音相近。如《左传·僖公元年经》:“公败邾师于偃。”《公羊传》偃作缨。此字应该隶定为 字未见于字书,当为“瀴”字省作。这种省作,已见于望山、信阳、包山等楚墓出土竹简的“缨”字,省从妟作 )。[4]战国文字的“安”字,或不从“宀”,与此也类似。[5]

《集韵·迥韵》:瀴涬,水貌。《文选·木玄虚海赋》:“经途瀴溟。”李善注:“瀴溟,犹绝远杳冥也。”《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第八》:“故溢堤之水,不淹其量,煽乾之火,不复其炽;水静则无沤瀴之怒,火消则无熹毛之热。”

瀴与“盈”读音相近。婴,影母耕部。盈,喻母耕部。不仅叠韵,而且声母同属喉音。如樱或作荆,荆从刑声。盈或作形,形从 声。而形与刑均属匣母耕部,读音相同,典籍互作之例极多。[6]因此,瀴、盈音近假借。“又孚瀴缶”,即“有孚盈缶”,或解释为“有诚心象装满一个瓦罐子那样充分”。[7]

不过,我们认为“瀴缶”当读为“罂缶”。《山海经·西山经》:“婴以百珪百璧。”郭注:“或曰‘婴即古罂字。’”[8] 罂缶,指腹大口小的瓶。《汉书卷三四·韩信传》:“陈船欲渡临晋,而复兵从夏阳以木罂缶度军,袭安邑。”服虔曰:“以木柙缚罂缶以度也。”韦昭曰:“以木为器,如罂缶也。”师古曰:“服说是也。罂缶,谓瓶之大腹小口者也。”《三国志卷五一·宗室传第六》:“乃诈令军中曰:‘顷连雨,水浊,兵饮之,多腹痛。’令促具罂缶数百口,澄水。”[9]

如此,简文“孚”可读为“浮”[10],是以浮力作比。“又(有)孚(浮)瀴(罂)缶,终来有它吉”,其义是说,具有浮力的罂缶,最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吉利(结果或作用)。

二、《周易》简30“莫之

此句帛书本作“莫之胜夺”,今本作“莫之胜说”。报道者认为末尾一字待考,又云或释“敚”,《广韵》:“敚,强取也,古夺字。”以喻牢固。

或怀疑此字从八从丈,从八的字有分解之义,合乎“脱”训分解义。[11]

今按:此批《周易》简有几见“丈”字,如简7作 ,简16作 ,所从“十”之竖笔基本垂直,与此字竖笔向左撇出书写相近,但并不相同。“丈”字从“八”似乎也不太好解。“八”下左侧下方有一点,可能是简上污点,如同简“九”之上方、“莫”之下方的污点。 

根据字形字义,此字有下列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楚系文字“ ”写作 的省变之形,读者可以参考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885页,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952页,汤馀惠《战国文字编》86、832页;说解可参考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上部的“八”很可能为“ (癶)”的省形,又兼为声。但也不排除已变为从“攴”省,从“十”、“八”的可能。如为“ ”省形,在此读为“撥”。 ,并母月部。發、撥,帮母月部。拔,并母月部。夺、敚,定母月部。脱,透母月部。说,书母月部。撥、拔与夺、脱音义相近。《广雅·释诂》撥,弃也,除也,绝也。王念孙《广雅疏证》:“拨者,《史记》太史公自序云: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12]《史记·扁鹊传》:“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拨,即拨开衣衿。

“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 (撥)”,就是用黄牛皮带捆绑住,使之不能分撥开或解除。

第二种可能就是“弁”字。其形与上海简《民之父母》的 、信仰楚简的 所从类似。这种“弁”形的考释,说见李家浩《战国竹简<民之父母>中的“才辩”》。[13]弁、辫、辨、辩等属并母元部。变,帮母元部。月、元二部阴阳对转。《说文·刀部》“辧,判也”。“判,分也”。辧、判有分离、裁断等义。

两相比较,似以第二种可能性较大。

 

三、《周易》简42“王

 

帛书本作“王假于廟”,今本作“王叚于廟”。整理者认为 ,从 ,各声,读为“各”,

至、达。

    今按: 字所从的 当是所加之声符。各、格,见母铎部。 ,《说文》“读若讙”。

讙,晓母元部。很多从雚声的字如灌、鹳、觀等属见母元部。

 

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古典文学思想的现代展开方式(1)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