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上博楚简《恒先》之“恒先”“恒气”窥探(1)(4)

2013-11-03 01:01
导读:“恒先”(“道”)与气的关系是:道中有气,道内充满着气,无气道不存;气蕴于道中,无道气不立。道是气的藏身之处,气是道的内在因素。气是道的

“恒先”(“道”)与气的关系是:道中有气,道内充满着气,无气道不存;气蕴于道中,无道气不立。道是气的藏身之处,气是道的内在因素。气是道的内因和动力源泉,道是气的外在显现。道不能生自身混沌之气,气也不能生它的依附之道。道是一种“恒气”(虚气),就是“一”。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创生天地万物的始因,同时又是生成天地万物的动力因(道之气化的作用)。“恒气”的创生表现为生生不息、永不枯竭的过程,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5章)。“清气”“浊气”互相转化、激荡、渗透,富有创造性、动力性,道由此周流不殆、永不停滞。“恒气”通过自身的变化生天生地,生成万物,乃是一个气化过程。气化是为了说明道化生万物的渐趋过程和阶段性、丰富性,以及万物之间的统一性、和谐性。天地万物由道产生后,仍遵循着道的规定性,在道之囿里变化发展。万物都有道之气的种子,皆含有道。然而,气或清或浊,各不相同,便形成了不同的万物,即“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庄子•寓言》)。不过,万物的最终归宿仍为道,是“散则为物,聚则为气”。人亦然,“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道的分散(“作”),就是万物禀受了道之气而获得生命活力,形成该物的特性,万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死后相聚复归于气。所以说,“夫物芸芸,复归其根”(16章)。由此看来,宇宙便是一个生生不息且又纷繁万殊的大生命体,万物的变化并非是封闭式的、简单重复性的发展过程,而是“周行不殆”、开放式的新之又新的演变过程。
终上所知,“恒先”具有的特质和“恒气”生成论,二者均同于“道”,可断定《恒先》篇确属道家著作。由此也可将道的性质概括为:“道既是超越于万物之上的,又是贯穿于万物之中的,超越于万物是绝对化的结果,无所不在则是合理性知识”。⑥超越于万物是形而上的概念,贯穿于万物是形而下的理路。形而上的恒先、恒气、域是同一个概念,即“道”也,不存在谁先谁后、谁产生谁的问题,乃自古恒存,“自生自作”,自足无限。形而下的理路由“欲”而“作”生自然、人事,二者“出生虚静”,“同出而异性”,“因复其所欲”,“复归于朴”。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注释:
①参考李零:《恒先释文考释》,载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本文为了排字方便,均以现代字释之,后仿此。
        ②余明光等:《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203页。
③廖名春:《上博藏楚竹书〈恒先〉简释》,见简帛研究网站www.jianbo.org,2004年4月下旬。
④郭齐勇:《〈恒先〉——道法家刑名思想的佚篇》,载宫哲兵编:《2004年海峡两岸首届当代道家研讨会论文集》,第466页。
⑤詹剑锋:《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1页。
⑥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共4页: 4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竹书《周易》考释三则(1)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