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楚辞·远游》作者考论(1)学毕业论文(2)

2013-11-20 01:32
导读:《远游》的作者当为西汉初年人 《远游》既非先秦时人的作品,那么它必为秦代或汉代人所作,最迟应写作于东汉人王逸之前,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王
       《远游》的作者当为西汉初年人

    《远游》既非先秦时人的作品,那么它必为秦代或汉代人所作,最迟应写作于东汉人王逸之前,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王逸的《楚辞章句》不仅收录了《远游》,并且还注释了《远游》。如果是秦人所作,也不会把当代的韩终(韩众)写进作品之中。所以,它当是汉代的作品。关键是,《远游》到底写作于西汉早期、中期,还是作于两汉之际,抑或是写成于东汉时代?笔者认为,它当是西汉前期的作品。

      (一)《远游》非东汉作品

    现代学者谭介甫先生认为,《远游》的作者是一个有道家思想的人,这个人当为两汉间的班嗣,他说:“汉朝有道家思想的人很多,然总有一个最适合于写《远游》作品的人;而最适合的人,我认为殆莫过于班嗣。”(注:谭介甫:《屈赋新编》,中华书局,1978年,第618页。) 谭氏虽为我们找到了一个很合适写《远游》的有道家思想的人,但却找不到有说服力的证据。重要的是,谭氏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生活在班嗣之前的刘向在校《楚辞》时,已收录了《远游》。《楚辞》的编定者是刘向,王逸的《楚辞章句》就是以刘向业已编校成书的十六卷本的《楚辞》为底本而写成的,并在书后加上了自己的《九思》,作为卷十七。所以其中《离骚》注后序中说:“逮至刘向,典校经书,分为十六卷。孝章即位,深弘道艺,而班固、贾逵复以所见改易前疑,各作《离骚经章句》。其余十五卷,阙而不说。又以壮为状,义多乖异,事不要括。今臣复以所识所知,稽之旧章,合之经传,作十六卷章句,虽未能究其微妙,然大指之趣,略可见矣。”(注: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6年,第175、174页。) 由此可证,《远游》当作于刘向之前,为西汉作品。绝非两汉之际的班嗣所作,也不可能是东汉人的作品。

      (二)司马相如《大人赋》为模拟《远游》所作

    司马相如的《大人赋》与《远游》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内容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两篇辞赋无疑存在着相互模仿甚至抄袭的现象。但到底是谁抄了谁,这是一个必须弄清楚的问题,也是断定《远游》写作时代的根本问题。然而对此,从清代以来学术界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相信《远游》为屈原所作者,坚持认为《大人赋》是《远游》的仿制品。宋人陈郁说:“李白《大鹏赋》,本于司马相如《大人赋》;而相如《大人赋》,又本于屈原之《远游》。”(注:陈郁:《藏一话腴》乙集卷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后世论者多持此见。而否定《远游》为屈原所作者,则认定它当为《大人赋》的仿制品。清人吴汝纶说:“此篇殆后人仿《大人赋》托为之,其文体格平缓,不类屈子。世乃谓相如袭此为之,非也。辞赋家辗转沿袭,盖始于子云、孟坚,若太史公所录相如数篇,皆其所创为,武帝读《大人赋》,飘飘有凌云之意。若屈子已有其词,则武帝闻之熟矣。”(注:姚鼐:《古文辞类纂》,引吴汝纶评语,中国书店,1986年,第1112页。) 现代学者陆侃如在其《屈原评传》中也说:“这篇有抄袭司马相如《大人赋》之处。……他的抄袭分两种:(1)袭《大人赋》的结构……。(2)抄《大人赋》的词句。”(注:陆侃如:《陆侃如古典文学论义集·屈原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90—291、293—294页。)
    如果仔细比较《远游》与《大人赋》两篇,我们就可以发现,只能是《大人赋》抄袭了《远游》,而不会是《远游》抄袭了《大人赋》。
    其一,《远游》全文都是典型的骚体句式,且袭用《离骚》的句子很多,可见其直接受了《离骚》的影响,是一篇楚辞体作品;而《大人赋》除开头和结尾为骚体句式,中间的绝大多数文字具有散体化倾向,且夹杂大量的生字僻词,为一篇骚体赋,是在楚辞基础上,融合散体大赋创作风格而形成的。如果说是《远游》模仿了《大人赋》,那么《远游》应该更具散体化特征,事实上正好相反。
    其二,《远游》有“轩辕不可攀援”一句。黄帝轩辕氏为西汉黄老之学所推崇的人物,也是羽化成仙之人所心仪的对象,而宣扬长生的《远游》却说“轩辕不可攀援”,说明在《远游》写作时,黄帝成仙飞升的传说尚未被人们所普遍接受。黄老之学盛行于西汉景帝与汉武帝初期,《史记·外戚列传》说:“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黄老之学不仅用于政教,同时黄帝也成了方士们言长生飞升的范例。所以汉武帝时,齐方士公孙卿劝汉武帝封禅,言黄帝因封泰山而成仙,并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天子既闻公孙卿及方士之言,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与神通,欲仿黄帝以上接神仙人蓬莱士。”(注:《史记·封禅书》。) 说明在汉武帝时期,黄帝已成了方士们口中的神仙。由此可证《远游》当作于汉武帝甚至汉景帝之前,而《大人赋》则作于汉武帝时期,所以只能说司马相如在看过《远游》之后,才仿之作《大人赋》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其三,《大人赋》不仅在结构上模仿了《远游》,同时也大量袭用《远游》中的陈句。可以这么说,《大人赋》中的经典句子或是直接源于《远游》,或是在《远游》句意的基础上的再加工。

      (三)《远游》非《大人赋》的初稿

    郭沫若先生在其《屈原研究》一文中,曾说《远游》也是司马相如的作品,且是司马相如《大人赋》的初稿。他的主要证据是:
    《远游》整抄《离骚》和司马相如《大人赋》的地方太多,而结构与《大人赋》亦相同。我疑心就是《大人赋》的初稿。《史记·相如列传》说:“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据此看来,分明是有未就的稿本与具奏的定本两种。因为稿本未脱《楚辞》的窠臼,不好拿去见皇帝,所以也以“未就”目之。待到具奏本,他只把稿本的精粹语保存了下来,而用自己既成的风格来完全改作了一遍。(注:郭沫若:《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54页。)
    郭氏之论是不能成立的。其一,从“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一句来看,只能理解为:我有一篇《大人赋》尚没完成,待我完成之后献上来,不能据此认定《大人赋》有稿本和具奏本两种;其二,按一般的规律,一个人的作品,其主干部分应是其文章的精华,而《大人赋》除头尾中袭用了《远游》之外,其他部分与《远游》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一个人的原稿与其改定稿不应有此种巨大的差异;其三,如《远游》果真是《大人赋》的初稿,其思想情感及其主旨应是相同的。但今观此两篇作品,《远游》虽有求仙之思、长生之想,但却蕴含了一种悲愤情绪,是因受浊世的压抑而产生的出世之念。但《大人赋》则铺写神仙真人之乐,表现“帝王之仙意”,与《远游》异趣。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远游》当写作于西汉初年,不会早于汉高祖二年,也不会晚于汉景帝时代。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极端化:《庄子》谲诡怪异风格之成因(1)学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