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西游补》与《西游记》关系新探(1)学毕业论(2)

2013-12-08 01:35
导读:1、《西游补》的外在情节与《西游记》 《西游记》中有八十一难,这些灾难的基本情节相同,那就是妖魔们为了吃唐僧肉,想尽办法掠走唐僧,但在孙悟空的救

1、《西游补》的外在情节与《西游记》

《西游记》中有八十一难,这些灾难的基本情节相同,那就是妖魔们为了吃唐僧肉,想尽办法掠走唐僧,但在孙悟空的救护下,它们的愿望最终落了空。《西游补》的外在情节与此完全一致,也设计了一个妖魔鲭鱼精,他也想骗走唐僧吃他的肉,而行者为保护唐僧,也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把妖魔打死。同样是行者除妖保护唐僧的故事,但两书给人的感觉却大相径庭,这是因为《西游补》作者对《西游记》中的灾难故事类型进行了高明的改造。在《西游补》中受难的不是唐僧,而成了行者。唐僧不仅手无寸铁,而且比较愚蠢,极容易对付;而孙悟空不仅本领高强,能四处搬运救兵,而且机智多谋,总能找出妖魔的藏身之地,是最难缠之人。鲭鱼精很高明,他认识到要得到唐僧这块诱人的肥肉,必须首先搬除孙悟空这个障碍。因此,他化大力气在孙悟空身上,孙悟空因成了受难的主角。而且孙悟空所受的这种灾难与《西游记》也全然不同。《西游记》中的妖魔牛首虎头,虽然样子比较野蛮,但他们都各有来历,居有定所,行为、饮食与打仗的样子都像凡人。而《西游补》中的鲭鱼精来去无踪,孙悟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在鲭鱼精的魔力下,行者毫无法力智慧可言,只有焦躁困惑的份。因此,尽管情节同是孙悟空除魔,但《西游补》由于妖魔设置的独特性,进而导致受难者由唐僧到行者的改变,从而给了读者别开生面的感觉。

2、《西游补》的总体构思与《西游记》

《西游补》的总体构思受到了《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故事的影响。①对于孙悟空来说,外在的妖魔可以通过神通打斗来消灭,但自身意志的障碍,即心魔却是最不易战胜的,因此《西游记》构想了真假猴王的情节来作为孙悟空所历经的一难。而《西游补》作者也认为人内在的七情六欲是最难战胜的,“四万八千年俱是情根团结”,要悟通大道,必先破情根,而要破情根,必先走入情内,所以作者要给《西游记》中没有历经情难的孙悟空补上“情”这一课。与《西游记》中的心魔假猴王一样,《西游补》中的情妖鲭鱼精也是行者一念之差,意识萌动而产生的妖魔。情天每从色界入,而色莫艳于红,故《西游补》开头先用“红牡丹”来引动行者情根,然后出现了以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百家衣相引诱的春男女,这更使行者焦躁不堪。忿激之下,行者打杀春男女,却又仁慈心动,“当时棒纳耳中,不觉涕流眼外”。此后又因害怕师父惩罚而转生欺骗师父的念头,于是七情缠绕,如蚕作茧,不能脱也,正如三一道人所评:“一念入道即为大圣,一念入魔即为妖精,西方本无佛,一大圣而已。西方本无妖精,一猴而已。”行者与妖精实是一人。他们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世,只是悟空属正,鲭鱼属邪。在《西游记》中,行者是经如来点化,才最终识破六耳猕猴真相,返妄成真的;而《西游补》中,行者最后是得到虚空尊者的点化,才跳出鲭鱼精设置的幻境,回归取经正途的。可见,《西游补》中行者历幻的构思在总体上与《西游记》中真假猴王的构思是一致的。

3、《西游补》的细节设置与《西游记》

《西游补》在细节的设置上也与原书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些细节的设置也颇能说明《西游补》紧贴原书又自成面目的续书特性。

《西游补》中铎之能驱山与《西游记》中扇之能灭火。《西游记》中,孙悟空费尽心思,三借芭蕉扇,目的是要扇灭火焰山之大火,顺利往西天取经。受这一情节构思的影响,《西游补》幻想出了能驱除山岭妖魔的驱山铎。曾永义说:“作者很巧妙地将扇之能灭火与铎之能驱山相为映衬,作了无形的过脉,因而加强了《西游补》与《西游记》的关系。”②与三借芭蕉扇一样,《西游补》中孙悟空为寻找驱山铎,也是经历了三次周折。第一次是在新唐,他打算问扫地宫人关于驱山铎之事,却忽见宫中大吹大擂,只得作罢;第二次是他想办法进入了古人世界,却只见了项羽,没有打听到驱山铎;第三次是在绿竹洞,他又向古老询问,却说已借给汉高祖了。芭蕉扇次次借到,但驱山铎却每次落空。这种细节的设置,使《西游补》既有原书的影子,又特色独具。《西游补》中新唐的设置与《西游记》中的小雷音寺。《西游补》第二回是这样描写新唐的出现的:“却说行者跳在空中,东张西望,寻个化饭去处,两个时辰,更不见一人家,心中焦躁。正要按落云头,回转旧路,忽见十里之外有一座大城池,他就急急赶上看时,城头上一面绿锦旗,写几个飞金篆字:大唐新天子太宗三十八代孙中兴皇帝。”新唐的这一设置实与《西游记》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设小雷音寺》一节相似。该节写行者等人“行过岭头,下西平处,忽见祥光蔼蔼,彩雾纷纷,有一所楼台殿阁,隐隐的钟磐悠扬”,“至山门前,见‘雷音寺’三大字。”雷音寺为妖魔所设,师徒四人在此遭遇大难;而新唐亦为妖魔鲭鱼鲭所设,是行者遭受苦难的开始。这种隐约的相似也加强了《西游补》与《西游记》的关系。

《西游补》中的项王、虞美人、苹香与《西游记》中的牛魔王、罗刹、玉面。《西游记》第六十回写玉面被孙悟空吆喝后,逃回洞中,倒在牛魔王怀里诉苦的情形与《西游补》中假虞美人向项羽诉说行者调戏她的情形如出一辙。除了哭闹撒娇外,两人均向男子使了英雄不能庇护美人的类似的激将法。如玉面,骂牛魔王道:“我因父母无依,招你护身养命。江湖中说你是条好汉,你原来是惧内的庸夫。”假虞美人也指着项羽骂道:“顽贼!你为赫赫将军,不能庇一女子,有何颜面坐此高台!”而项羽与牛魔王的反映也是出奇的相像,都是一口一个美人,温存劝慰,赔礼不迭。《西游记》写罗刹公主与假牛魔王的亲热,与《西游补》中项羽与假虞美人的亲热也极其相似。《西游记》写罗刹酒至半酣,“色情微动,就和大圣挨挨擦擦,搭搭拈拈,携着手,俏语温存,并着肩,低声俯就”,而孙悟空亦“假意虚情,相陪相笑,没奈何与他相倚相偎。”《西游补》写项羽与假虞美人“两个又携了手,进入洞房,吃盏岕茶,并肩坐在榻上”,写项羽最后抱住假虞美人。而假虞美人“若是与他同入帐中,倘或动手动脚,那时依他好,不依他好”的暗想也反照了《西游记》中罗刹公主与假魔王的亲热情形。另外,《西游补》还构思了一个与虞美人争风吃醋的女子楚骚(苹香),这与《西游记》塑造的迷倒牛魔王的玉面相类似。三一道人在评点时就说:“项王是牛魔王影子,虞美人是罗刹影子,楚骚(苹香)是玉面影子。”这种相似并不是来自生硬的模仿,而是一种受原书影响的极其高明的创作,“有反照人江,槽摇背指之妙”。0

四、《西游补》人物塑造与《西游记》之关系   

《西游补》中的主人公行者与《西游记》一样具有悲剧色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虽然有奇异的本领,却没有真正实现自己的主要欲念.他的主要欲念是宣扬追求一种“名”:要使一切妖邪闻大圣之名而惊心动魄,要使普天神将看见他一个个弯腰躬背,但他的这个火热愿望在天上、人间均不能达到。在天上,弼马温之辱、齐夭大圣之有名无实.让他羞恼万分,轰轰烈烈大闹天宫的结果是被如来压在五行山脚下五百年。在人间,也很少有妖魔买他的帐,他们很难把面前这么一个“身躯鄙狠,面容蔽瘦,不满三尺”的孙悟空与传闻中的齐天大圣挂起钩来。一阵激战后,也往往能用自己手中的宝贝胜过面前这一齐天大圣。在取经途中,孙悟空要取得正果,必须依附耳慈心软、人妖不分的唐僧。而心高气傲、武艺高强的孙悟空要和唐僧维持这种依附关系,也就逃不了金箍加顶的命运。更何况取经运动本来就是由如来和观音在全权操纵:取经之事由他们定,取经人物由他们物色,取经途中他们要添难则添难,孙悟空无能为力。在一本100回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哭竟达25次之多,比书中任何人物都厉害。“腮边泪坠”、“珠泪如雨”、“脱脱哭将起来”、“扑梭梭两眼滴泪”、“泪出痛肠,放声大哭”等,都是《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的哭词。哭的核心内容就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西方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每当意识超越了能力,特别是对主要欲念的意识超越了满足他的能力的时候,悲剧便会发生。因此,若把孙悟空看作一个有正常欲望的人,他完全是一个悲剧形象,一个求名意识超过了求名能力的悲剧形象。②   

《西游补》不仅延续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悲剧色彩,而且为了突出这种悲剧色彩,对神、兽、人的成分作了相应调整:强化孙悟空人的成分,而弱化其神的本领,隐去其兽的丑陋外形与滑稽动作。Q西游补》非常强化孙悟空人的一面,写出了他七情缠身的痛苦。他害怕因杀人而罪孽深重,害怕师父念紧箍咒,害怕失去体面.他担心西天走过了头,担心师父娶妻还俗,担心大唐改旗易帜。他时时焦虑,处处生疑,满脑子的肯定与否定。靖鱼梦中的孙悟空可以说完全是一个急躁不安、心神不定的有着七情六欲的人的形象。   

要突出孙悟空人的一面,还必须弱化他神的本领。在拥有神的本领方面,《西游补》中的行者与《西游记》中的简直判若两人。在《西游补》中,行者辨不出新唐是真是假,分不清小月王是人是妖,对在小月王身边的师父的邪正也疑惑不明。上天宫求见玉帝,却夭门紧闭,反受天门里面的人嘲弄。听踏空儿群骂,却只有“金睛暖昧,铜骨酥麻”生气的份,而毫无任何对付的办法。急着找女蜗补天,却又吃了闭门羹,人家往他处闲话去了。拘山神,拘土地,却一个也拘不来,急得只好干跳。拿金箍棒打小月王与盲女郎,却棒棒打空,只好破口大骂,但对方却并不闻见。找驱山铎,几经周折,最后仍落了空。如此等等,《西游补》中的行者碰到问题常常是不能辨识,一筹莫展。《西游补》这种对行者神的本领的弱化,无疑是突出了其作为人的焦虑与困惑的一面。   

《西游补》隐去了孙悟空兽的外形特征,也是为了突出其正常人的一面。原著《西游记》非常强调孙悟空猴的外形特征,“毛公脸”、“雷公嘴”等词频频出现。常人见到行者,无不被他吓得脚软身麻,以为白日里见了鬼。而《西游补》中不仅没有出现过猴的丑陋面貌描写,而且非常强调孙悟空慈悲柔弱的一面,使其向正常人的形象靠拢。如行者读《送冤文》,装出的是个秀才模样;他变成皮美人,是一个千娇百媚的女子;他在审判秦桧之前,怕秦桧见了他“慈悲和尚的模样”不肯招供,才特意装扮出阎王的威严派头。这种对猴的外形的忽略,使读者更易接近行者的内心世界,感觉到他的喜怒哀乐的变化。   

总之,在《西游记》神、兽、人三位一体的孙悟空形象塑造中,《西游补》调整了神、兽、人三者的成分,主要突出孙悟空人的一面,因而使作品呈现出更多的悲郁色彩。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从孙悟空的形象塑造看《西游记》对悲剧和喜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