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文章探索了毕淑敏小说的意义,对小说折射出的与、人性与理性交切相融的审美价值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小说中展示的生命尊严和人生价值。
论文关键词:毕淑敏;创作;人生价值;生命意识
在灿若星辰的当代众多的女性作家中,毕淑敏是一颗耀眼的文星。毕淑敏以她健壮的脚步,从巍峨的高山之巅——昆仑走来,将她对大自然高度的仰慕与对生命的崇敬传达给读者,成为具有独特生命意识的作家。其作品“渗透着真实生命的机制,和饱蕴着健康生命的尊严和热能”,这沉沉甸甸的生命含金量致使她的作品加重升值。
1整合医学与美学,交织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
毕淑敏在不到17岁时就去藏北高原当卫生兵,她看到了太多的死亡,她不得不在花季的年龄开始严峻郑重地思考死亡和生命,这使“她成为一个从本质上对生命持悲观态度的人。”她对生命具有强烈的悲悯之情,但对生活并不厌倦,这就是她的生命。而作为行医20多年的医生,毕淑敏胜过鲁迅、郭沫若几位文学大师的地方,就是他们虽学医出身,但极少有医疗实践。毕淑敏能冷静地体察人的生理器官及其变化。因此在作品中她能惟妙惟肖地摹塑人物由于生理反应反应而引起的感觉世界的波动与平静,使读者真切地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在毕淑敏自称为“生命寓言”的小说《生生不已》里,她写了生命的传承,她对女孩甜甜患恶性脑瘤而亡以及对甜甜的母亲乔先竹孕育小生命历程的叙描,都是精致而富于感染力的。毕淑敏对人体及其感觉的描述和把握,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在《昆仑殇》中,作者更是再现了生命禁区的军人们如何与死亡抗争的情景。在高寒缺氧的情况下,精神的强盛终于未能创出生命的奇迹,那么多的战士倒下去了,那个用号声唤醒兵士低迷精神的号长,那个单纯圣洁的美丽女兵,那个为救他人而坠崖的大个子,都倒在了生命的极线上。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毕淑敏以此告诉读者,什么是缺氧、寒冷,什么是美的灵魂。医学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反映医学的文学作品是在文学的领域里打了一个医学的擦边球,达到了一种似是似不是的效果,这是文学追求的境界,却是医学的大忌。但两者却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它们都是对生命的(无论是肉体的还是心理的)关注。
作者新作《血玲珑》中的母亲卜绣文,在她42岁的时候,为使患白血病的女儿有一个相同骨髓的配型者,不顾自己已步人生育年龄的黄昏,毅然两次怀孕,为“血玲珑”计划签下了生死契约。在这里,作者将她的人物置身于一个极其凶险的情况之下:由于是高龄孕妇,卜绣文由先兆子痫已发展为完全子痫,几个小时就发生一次惊厥与抽搐,每一次抽搐都会造成母体极严重的缺氧,必须立即引产。作者以医生的直觉和作家的敏感,将另两位人物推到了这个紧急关头。一位是德高望重、成府极深、讲究理陛的医学泰斗钟先生,一位是钟先生的学生,年轻气盛、学术精湛、不够冷静的医学博士魏晓日。为了“血玲珑”计划——挽救夏早早的生命,钟先生绝然要保住孩子(那个被看作“物”的孩子),而魏晓日则宁可违背师训,甚至不惜导致“血玲珑”计划流产而要先保住他心中的爱人卜绣文。结果是在医学博士娴熟精湛的医术操作下,母子平安。作者把医生和作家的眼光重合起来,使肉体感审美化,这就使人物具有了真切的生命气息。
长篇处女作《红处方》更是毕淑敏生命意识的集大成者。其中点睛之笔是戒毒医院院长简方宁的自杀,作者在铺陈她内心世界的时候,以同样娴熟的医学知识浸濡她的感觉世界。简方宁被病人庄羽陷害,不自觉中染上毒瘾。当她自查出这个残酷的化验结果时,百感交集。简方宁向景教授请教有关治疗剧毒品感染的方案,被告知:必须切割大脑“蓝斑”。蓝斑是主管人的痛苦和快乐感觉的中枢。切掉了蓝斑,就无法分泌肽脑黄金,人的心灵也就再不会产生快乐和悲伤的感觉。面对这严酷的情势,热爱生命的简方宁实在不愿因之而失去对事业的感觉,成为一个心底荒凉无味的人;实在不愿因之而失去对事业的感觉,沦为一台铁脸的白衣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