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陌生化”手法在文学翻译中的再现——以(2)

2014-06-22 01:04
导读:然而在我国,由于重内容轻形式一直是文论界和界的主流,很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看重的是原文的信息内容,至于形式则不是看得很重。严复提出的翻译原

    然而在我国,由于重内容轻形式一直是文论界和界的主流,很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看重的是原文的信息内容,至于形式则不是看得很重。严复提出的翻译原则“信、达、雅”,在我国翻译界更是影响深远,而“信、达、雅”也被解释为“忠实、通顺、美”为现代译者奉为真理。问题是,行文中作家为达到陌生化效果,以新奇、陌生的面貌来唤起读者的兴趣而有意使用的标记性主位结构往往是反常规的,其结果往往是表层体现出来的不通顺。而一旦译者受到这种重内容轻形式的翻译观的影响,不可避免会轻易地将原文的陌生化手法简单地归结为语言差异,进而依据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行文规范来对原文进行调整,其结果是译作抹杀了原作者苦心经营的效果,最终不可能忠实于原文。

    三、未能再现“陌生化”手法的英汉翻译例证

    作品中很多标记性主位往往体现了原作者陌生化的手法,蕴含了更深层次的美学关怀。但是很可惜,由于译者的主观局限性,这些“陌生化”手法在译作中没能得到再现,可以说,这既是原作者的遗憾,也是译语读者的遗憾。

    例一:That eye of hers, that voice, stirred everyantipathy   I  had.  Shaking from head to  foot,thrilled with ungovernable excitement, I contin-ued- (Jane Eyre, Chap.4)

    这是摘自Jane Eyre))(《简·爱》)第四章的一段文字:小简·爱的舅妈决定打发她去Lowwood学校,并对校长撒谎诬陷简。校长走后,简·爱与舅妈发生了冲突,长期以来受到的蔑视侮辱,加上舅妈一番冷漠无情的恶语中伤使得愤怒像即将喷发的火山,简·爱再也按捺不住了。这段文字之妙在于作者用了一个标记性主位来强调人物过程,生动再现了一个孩子在遭遇多次欺侮后自然爆发的单纯而直接的反应。且看下例译文作何应对:

    原译:她那种目光、那种语调激起了我无限的反感。我在无法控制的激动下,从头到脚打着哆嗦,接着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简·爱》,1990;粗黑为笔者所加)

    原文中标记性主位Shaking from head to foot,thrilled with ungovernable excitement, I continued-…被改写成了无标记性主位句“我在无法控制的激动下,从头到脚打着哆嗦,接着说:..…”,原文因主位突出而彰显的人物的无意识心理因此受到压制。

    不仔细推敲联系语境,这段译文可说是“语言流畅通达,清晰。”通常,译者对原文所作的改写最常见的原因是:其一,译者认为原文的句法结构为其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不便直接转换为目标语;其二,为满足读者一目了然,畅快淋漓的阅读感受。殊知,这两点理由在此均不能成为正当的理由,因为一是相比于讲究形合的英语,是重意不重形,最不拘泥于句法形式约束,因而行文灵活多变,形散神聚。二是为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应该以不损害著者的原意为底线。原文中“从头到脚打着哆嗦,”按常理应该是因于“无法控制的激动下”,然而,原文出乎意料的颠倒了这种普遍接受的逻辑。显然,原文是在颠覆这一认知定势,而正是这看似不经意的逻辑的颠倒生动自然地再现了小主人公此时此刻即将爆发的愤怒:没有刻意地去计划,情绪的自然流露。译者将原文的“反常规”改成了常规,译文“流畅”的表达使得原文陌生化手法所要传递的人物情绪变得分外冷静,使一个十岁小女孩具备了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沉稳,扭曲了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违背了原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因此,为保留原文标记性主位结构所蕴涵的深层美学效果,我们不妨改译如下:

    她那种目光、那种语调激起了我无限的反感。从头到脚颤动着,约束不住的激昂使我抖索,我继续说道:“……”。

    从认知角度讲,语言表达方式是基于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感知,外界对大脑的刺激是杂乱多样的.大脑要对它们进行整理_根据最突显的物体来组织语言表达,对语言的运用与我们怎样感知周围的事物和情景有密切关系。许多标记性主位结构所引发的陌生化效果,实质上肯定了认知心关于人们观察某一情景时,往往以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注意点、突显不同的方面因而形成不同的意象的事实。在文学翻译中,还原这种标记性主位结构将会引领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把握文本所创造的真实情景,给读者置身其中的感受,达到文学文本的体验。

    例二:This parlour looked gloomy: a neglectedhandful of fire burnt low in the grate; and, leaningover it, with his head supported against, the high,old-fashioned mantelpiece, appeared the blind ten-ant of the room. (Jane Eyre, chap.37)

    这段文字摘自《简·爱》最后一章,可以说是该部小说的高潮部分。简在冥冥中听到罗切斯特先生的呼唤,毅然回到了桑恩费尔德庄园。在得知她走后庄园失火被毁及罗切斯特先生因救疯妻双目失明致残的真相后,又赶往罗切斯特先生隐居的一处住所。此时的罗切斯特痛苦绝望,大部分时间只是蜗居在房子里。天色变暗于他来说毫无区别,因此在简傍晚赶到时,客厅里并没有灯光,幽暗沉寂。这段文字生动再现了简从室外向昏暗的客厅张望时,目光所触及的情景。标记性主位结构的使用,仿佛一个远景镜头给读者以舞台剧的视觉效果。由于客厅昏暗,从常理来讲,壁炉里的火首先引起简的注意,随后,但仍以壁炉里的火为背景,简的目光向周围推移,注意力从一个焦点移向另一个焦点,最后获得了整体形象认出了罗切斯特。我们试看译者是如何处理的。

上一篇:海外新儒学的文学批评实践——试析刘述先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