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歧义的制约学毕业论文(5)
2014-08-30 01:24
导读:由此表,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个歧义结构倾向于Y的语感与这类结构中的动词经常作谓语这一事实有一 定的关系。从这也可说明“动词是句子的控制中
由此表,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个歧义结构倾向于Y的语感与这类结构中的动词经常作谓语这一事实有一
定的关系。从这也可说明“动词是句子的控制中心”。
4.3 句法上对歧义的制约。我们发现,从句法本身也可以找到制约歧义因素。研究句法自身制约的因
素,对我们深化语言中这种同形结构的研究大有俾益。对歧义的这种分化,不仅适合人工分析,也可以于
包括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在内的人工智能工程。我们就可以告诉机器某一格式在什么条件下产生歧义,在什么
情况下没有歧义。
4.3.1 研究词的次类来制约歧义。[⑥]有些可以产生歧义的句法结构,如深入研究能进入其框架
词的次类,就会发现某些词进入这一框架则无歧义可言。例如:
(54) 反对的是小王(a.小王是反对者。b.小王是被反对者。)
(55) 开刀的是我父亲(a.我父亲给病人开刀。b.医生给我父亲开刀。)
这种歧义结构,我们可以记为“V+的+是+N”。这里面“的”和“是”是常项,V和N是常项。决定
这种结构有无歧义的是V和N的变化。因此,限制这种结构歧义的产生,实际上就是限制V和N。需要说明的
是“V的”本身可以有歧义,它的歧义与句中动词的“向”有关,与“V的”中“的”的句法功能也有关。如
果动词是双向的,“V的”就可能有施事和受事两种解释:表示专指的“的”有名词化标记和提取主语,宾语
的两种句法功能。这样,“V的”中的“的”如和双向动词组合成一个指称形式时,也就具有了既能代替作主
语的名词性成分表施事,又能代替作宾语的名词性成分表受事。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双向动词都能构成“
V的”;并不是由双向动词构成的“V的”都有歧义;也并不是由有歧义的“V的”构成的“V+的+是+N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的格式都有歧义。
4.3.1.1 通过对常用动词的初步考察,我们看到,双向动词呈现四种情况:
(1)有的动词根本不能加上“的”构成“V的”。如:成为、昂、叫做等;
(2)有的动词只可以只带宾语,不能只带主语,当它和“的”组成“V的”时,也就只有一个受事义(
只有它在既可以是VN述实,又可以是NV的情况下,才有歧义)。如冲击、舒展、打倒等等:
*大浪冲击~冲击堤坝
*他舒展~舒展身体
*我们打倒~打倒列强
(3)有的动词能带主语,又能带宾语,但不能以同一个名词作这两个句子成分,如:拨、准备、完成等
等
如:猴子拨~*拨猴子
大家准备~*准备大家
完成任务~*任务完成。
以上三类双向动词加“的”构成的“V+的+是+N”结构,均不能产生歧义。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只有
第四类双向动词才能在“V+的+是+N”结构中产生歧义。
4.3.1.2 “V+的+是+N”结构产生歧义与“N”的语义特征也有关系。
例如:(56) a.画的是父亲
b.追的是狗
c.压的是石头
三组中,a组的N是表人名词,b组的N是动物名词,c组的N是无生命具体名词。我们分别记为Na、Nb、N
c。双向动词的第四类对N的三组名词反应各异。我们也分别记为Va、Vb、Vc。“V+的+是+N”的分布是
:(1)Va与Na搭配产生歧义。如例(56)中的a、b、c与Nb、Nc搭配无歧义。如:画的是猪,跑的是狗,
画的是石头。(2)Va与Na、Nb搭配产生歧义,如“踩的是孩子,挑的是老人;而Vb与Nc搭配无歧义,如:“
踩的是铁板,挑的是粮食”。(3)Vc与Nc搭配可能产生歧义,如:“压的是石头,吹的是电扇”;Vc与Na、
Nb搭配也可能产生歧义,如压的是老人,压的是狗”。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由上可以看到:Va只有与Na搭配时才产生歧义;Vb与Na、Nb搭配时产生歧义;Vc与Na、Nb、Nc搭配都能产
生歧义。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句法上对“V+的+是+N”这一所谓歧义格式进行严加限制,力争将该句法结